平安産險榮獲“2019年度亞洲卓越財險公司”

2019-12-23 13:41:13  |  來源:寧夏新聞網  |  編輯:李靜   |  責編:胡曉萌

  近日, 由《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聯合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美國權威研究機構全力打造的業內極具含金量和影響力的“2019年第十四屆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榜單正式揭曉。中國平安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産險”)憑藉在金融科技探索、産品模式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突出表現,獲評“2019年度亞洲卓越財險公司”大獎。

  科技創新:以極致化服務回饋用戶

  當一個保險市場的發展日趨成熟時,粗放式的價格比拼勢必然會被高技術的服務競爭所更替,處在科技轉型風口上的産險公司感受尤為深刻,在此行業大背景下,平安産險主攻數據化戰略,運用科技力量進行基因突變,用技術驅動業務流程改進、創造新産品、提供極致客戶體驗。

  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平安産險近年來相繼推出智慧閃賠、510查勘、信任賠等“AI+理賠”系列服務産品。其中,信任賠服務通過大量科技積累與創新,基於圖片定損、OCR票據識別、生物識別等技術搭建的AI智慧理賠數據模型,為車主配置理賠信任額度,客戶可通過線上自主完成理賠,一旦發生事故最快理賠時效僅為33秒,是改善行業信任和價值生態的一次重大嘗試。

  相較于理賠低頻場景,車服務則能觸及到用戶體驗的高頻、剛需痛點。平安産險為滿足車主多元化、多場景需求,依託“平安好車主”APP,為車主提供車損測算、年檢代辦、停車繳費、查詢違章、道路救援、ETC、平安行等70余種熱門車服務。同時,基於個性化保險需求,運用行銷大腦、AI助手等,還可智慧推薦保險方案,並提供保險購買、保單查詢、車險續保等業務操作,打造車主服務閉環。截止2019年10月31月,平安好車主APP註冊用戶數突破8300萬,10月當月活躍用戶超2100萬。

  風控革命:從事後賠付走向事前風險防範

  AI理賠、數字化投保等創新技術的落地應用,只是平安産險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進程中的一個縮影。實際上,平安産險已經把科技成果運用於整個保險作業流程全鏈條,持續升級“保險+服務”模式。

  傳統保險模式僅僅是“事後賠付”,平安産險以“保險+風控”、“線上+線下”的創新模式,聚合多項服務能力打造風控開放平臺——“KYR風險管理雲”(KYR-Know Your Risk)助力保險服務從事後賠付向事前風險防範轉變,向客戶提供專業化、科技化的風控服務,更直接推動了社會風險管理水準的提升。其自主研發的DRS鷹眼系統,聚合了140億地理、災害、氣象、保險大數據,實現承保客戶快速篩選和精確預警,以及防災減災和救援力量精準投放。安責險風控雲平臺、消防物聯網雲平臺、IDI風控雲平臺,借助大數據平臺和專業化服務為客戶提供智慧風險管理平臺化的應用服務,協助做好預警和監測。

  數據顯示,2018年平安産險累計為12000家承保客戶提供風險評估與隱患排查服務,為超400個重點工程項目提供風險駐點監理與巡防服務,協助客戶防災減損、保護社會財富累積金額約5.4億元。

  金融支農:覆蓋農業生産全産業鏈

  服務經濟社會大局和實體經濟是保險業的天職,平安産險響應國家號召,積極落實中國平安“三村工程”戰略,在市場化機制下努力探索保險資金精準扶貧之路,不僅建立了“扶貧保”産業扶貧模式,更打通了扶貧農産品産、供、銷的全産業鏈,形成了保險産業的扶貧閉環,發揮了穩定器的作用。

  2018年3月,平安産險率先在烏蘭察布落地了“平安扶貧保”産業扶貧閉環模式,以“信用險+貼息”帶動産業扶貧資金為基礎,對項目開展過程中的現金流、商品流等經營情況進行線上化記錄、分析,監控扶貧資源精準到戶,完善扶貧産業信貸風控體系。截至目前,平安扶貧保已支持12省60個産業扶貧項目,累計提供4.7億産業扶貧貸款,匯集4.4萬名貧困戶。

  同時,平安産險通過“保險+科技”,融合“區塊鏈産銷溯源平臺+溯源保險+食品安全責任險”的新模式,實現生産品質管理、産品追溯認證、市場決策分析三大功能,幫助扶貧農産品提升供給品質、樹立産品品牌效應,適應大眾消費需求。目前,平安溯源保已經在寧夏中寧縣枸杞産業扶貧基地落地,切實幫助枸杞扶貧基地挂鏈8440名貧困戶增産增收,併入圍農業農村部金融支農創新試點案例。

  保險業科技的升級,歸根結底是為了向用戶提供更好的保險服務、激發更大的社會效益。面向未來,平安産險表示,將持續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的戰略規劃,不斷優化産品及服務體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價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