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在綜合服務大廳辦理業務。(資料片)
大連金宇陽建設有限公司最近參與一學校建設項目招標,原本要交80萬元保證金,但公司借助大連市營商環境建設局自主研發的電子保函服務,花了不到4000元。這個以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優化企業經營環境為目的的服務系統上線1年多來,完成投標1萬多筆,擔保金額逾20億元。大連這一舉措被國家發改委作為創新案例在全國推廣。
大連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事關振興發展全局的重要任務、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努力對標先進,著力解決營商環境中的突出問題,讓“辦事不找人”“不見面審批”成為大連的亮麗城市名片,為“兩先區”高水準建設注入強勁持久動力。2019年大連市獲評“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
大連市實施營商環境建設“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衝在第一線進行部署、推動、督查。大連市要求“站在全球視野、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來思考和謀劃營商環境建設,用國內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立好標杆”。全市對標上海找短板、抓提升,不斷縮小與一流營商環境的差距。對標世行標準,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全市營商環境進行評估把脈,列出問題清單97項,連開10場專題整改會議,逐項落實解決。
“放管服”改革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步。大連市圍繞市場主體需求,以政務服務的便利化和智慧化為目標,不斷向深水區邁進。
從2017年開始,大連加快簡政放權步伐,已取消或調整行政職權749項,分別賦予金普新區和高新區140項和73項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提請省政府向兩區賦予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職權21項和19項。不斷鞏固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權改革成果,全市13個部門取消43枚行政審批印章,20個部門停用24枚公章的審批功能。
“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市本級政務服務大廳目前進駐各職能部門行政審批辦公室37家,進駐事項964項,基本實現“應進必進”。市本級政務服務事項中,170項實現“馬上辦”,1172項實現“網上辦”,1045項實現“一次辦”;市本級7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已實現“一窗”分類受理。在市領導高位推動下,“一網通辦”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眼下市本級網辦率達96.55%、縣(市)區平均網辦率達98.19%。
企業群眾辦事再提速。一般性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登記時間壓縮至1.5個工作日;政務服務事項總承諾辦理時限壓縮至總法定時限的35.8%。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獲得充分激發,平均每個工作日新增企業160戶。
變“管理者”為“服務者”,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大連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將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著力開展幹部作風建設,把營商環境建設納入領導幹部工作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項目“服務秘書”保障制度成為大連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抓手。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5000萬元及以上投資項目均已配備“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的“服務秘書”。
對於任何影響營商環境的問題,大連堅決處理,決不姑息。2019年,全市先後召開兩次案例通報會,通報26起典型案件,以“零容忍”的態度,對破壞營商環境建設行為持續亮劍,以案促改。組織1551名營商環境監督員,將監督觸角伸至村屯社區。大連還設立“8890營商便民服務熱線”,營商環境投訴按時辦結率達98.75%。(記者 楊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