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聚力匯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小康,一個人都不能少。
按照目標,到2020年,我國將消除絕對貧困,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穿,教育、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在遼寧鐵嶺,近年來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成效顯著,出現了一批扶貧創業帶頭人,形成了一系列的扶貧脫貧好做法,帶動一大批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國際在線遼寧頻道為此推出“聚焦鐵嶺扶貧攻堅”系列報道,解讀這座城市的脫貧密碼。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李子平 李爽):“這個往後邊點穿,讓它多延幾段,這個頭兒先不要了,往後面延,長點兒穿能別住,不會開。”1月13日,在鐵嶺市阿吉鎮楊屯村,楊屯村村民李超正在教鄰居編筐。
從小看著爺爺編筐長大的李超,從十五歲就開始自己編筐並創業,搞起了家庭條編加工業,不僅自己的日子奔了小康,他還手把手地教鄉鄰編筐,帶動鄉鄰共同致富。
一根根竹條經過一雙巧手的上翻下折,沒多一會就被編成了一個精緻的花籃。從簡單的圍圈到複雜的編花到成品水果籃,李超編了十七年的筐。
“從2009年開始,我從事的家庭條編加工業就已經形成規模了。我每個月都有一些固定的收入,後期也陸續帶動村民一起參加,讓他們也多增加點收入。我們這邊家家都種地,沒有太多的副業,因為條編簡單好學,還能給村民帶來一些收入,我就把村民都帶動起來,提高收入。” 李超説。
本著帶動鄉鄰致富的想法,李超開始手把手地教鄉鄰編筐,從編條、編底座開始教起,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認真仔細地給鄉鄰講解。不管是本村的還是外村的村民,只要想學,李超都從不厭煩,細緻講解,手把手示範。
鐵嶺縣蔡牛鎮石家村村民關麗説:“我從2018年開始跟李超學的,學了兩天我就學會了,那時候一個月也能收入五六百塊錢了,一直到現在固定的一個月有1000塊錢左右的收入,還不耽誤家裏活,閒的功夫就能編,這些年有不會的地方就問李超,他都手把手的教我。”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鄉鄰編筐的品質也達到了廠家標準,品質有了保證,李超又聯繫廠家收購這些手工筐、籃,平日裏李超就負責編筐,負責回收成品。為了讓編筐的村民過上一個好年,李超把村民們編的筐都提前收購了。這幾年在李超的帶動下,這些鄉鄰不再光靠種地養家,也開始有了額外收入。現在,李超還打算擴大規模,再搞個像樣的編筐培訓班,召集附近村子的貧困戶、家庭婦女進行培訓,讓他們有一技之長,實現自立自強,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