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防護服進隔離病區,必須少進食水,既為了節約隔離服,也因為多穿脫一次,就多一番風險。可是,丹東馳援武漢醫療隊員王敬辰原本有慢性咽炎,再加上武漢的飲食偏辣,病情加重,他不得不多喝水緩解症狀。所以,這個90後大男孩常常穿著尿濕的紙尿褲,一幹就是幾個小時。
王敬辰是市中心醫院主管護師,今年剛滿30歲。母親在他大三那年去世了。父親55歲,剛剛退休,此前是市電力工程處的一名普通工人,幾乎每年冬天都去野外作業。王敬辰從小就知道,父親的日常工作與高壓電為伍——這個工種非常危險,偶有意外命就沒了。每次父親外出作業,他都擔心焦慮,但父親告訴他:選了這一行,就要對得起自己的身份。從父親身上,王敬辰學到了直面危險的勇氣。
今年除夕夜,王敬辰在院裏值夜班。農曆正月初一他回家倒頭補覺。睡夢中,被單位組織援漢醫護人員的通知驚醒,他當即報名,隨後匆匆趕往醫院。
名單確定下來,王敬辰參加出發前的部署會、領取裝備,回到家時,已是深夜。次日一早,他拎起行李時才告訴父親,自己要出發馳援武漢。父親凝視他半晌,説:“家裏就剩咱爺倆了,你……一定得平平安安地回來。”
醫療隊到達武漢後,馬上進入緊張的培訓,學習新冠肺炎及防控相關知識和技能,然後很快進入病區接管病房。王敬辰被分配到ICU病區,這裡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大多要靠氣管插管甚至高流氧輔助呼吸。
患者因為氣道被痰堵住或氣體交換障礙才需要插管。開放氣道後,患者嗆咳,痰就會噴出來,積在體內的氣體也同時釋放出來,帶出的病毒極多。負責第一時間為患者吸痰的護士們,很容易被痰濺到。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過程中,插管是風險系數最高的操作之一,但王敬辰總能從容應對。他説,父親面對高壓電能從容不迫,他面對病毒,一樣能做到。
氣道護理、機械通氣、收治新患、轉運患者、翻身叩背、置管、採集標本、換氧氣瓶……大家對這個沉穩、熱心又有點愛嘮叨的90後越來越熟,親切地稱他“丹東老王”,有困難需要幫忙,大家總會第一個想到他。“丹東老王”當然從不讓人失望,有活兒搶著幹,下班後又會跟大家分享防護體會,提醒同伴們穿防護服不能動作太大、要及時把搖床把手和抽屜收回、當心尖銳物品劃破防護服……
每天,王敬辰都會與父親視頻通話,但每次時間都很短,簡單問一問父親吃沒吃藥,報個平安就挂斷。因為每次他都會看到父親雙眼紅腫,他怕父親問他累不累、苦不苦,怕父親問他什麼時候回來。
3月20日,丹東援武漢第一支醫療隊凱旋,許多人聞訊趕往市府廣場迎接我們的英雄。車輛駛近人群,掌聲、歡呼聲響起。或許心有靈犀,坐在車上的王敬辰,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父親。他下了車,與父親相望,揮手。儀式結束回到車上,他的眼淚終於落了下來。(記者 田治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