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發生以來, 丹東機場人默默地守護著丹東的空中門戶,為丹東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于大勇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43歲的于大勇是丹東機場現場指揮中心副主任,是一名共産黨員。“黨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義無反顧,堅決服從組織安排!”疫情發生後,于大勇接受了丹東機場分配的醫療防控組任務,主要負責機場進出港旅客測溫、制訂發熱旅客排查管理辦法、安排設置隔離室及隔離機位、協助丹東市疾控部門做好疫情先期處置工作、確定防護物資的配備標準、醫療防控技術標準把關和防控,以及防護物資設備的管理和發放等工作。
機場疫情防控工作多,任務重。疫情初期,機場的防護物資緊缺,為了讓匱乏的防護用品合理分配、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于大勇將《丹東機場各崗位員工防護用品配備標準》修改了十余次,使防護用品分配更加合理。為了確保防控物資庫中的疫情防控用品進出及結存數據準確無誤,于大勇將各類物資分類存放,利用下班時間製作明細賬簿,將十余種物資按種類、數量、規格型號建立相應的登記臺賬、做好出入庫記錄。並實時將數據整理成電子版,及時上報庫存物資結余情況。為做好各類物資的日常盤點工作,確保賬、物一致,他常常清點庫存物資至深夜。為了讓疫情防控一線員工有章可循,疫情初期,于大勇連夜奮戰,編寫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各種制度、程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丹東機場啟動旅客測溫工作的第一天起,于大勇就和測溫人員一起站在疫情防控一線。為了更好更快地對出入旅客進行體溫檢測,丹東機場借調來了自動測溫設備。于大勇利用休息時間配合檢疫人員安裝、調試自動測溫設備,並虛心學習設備故障排除方法。一次,自動測溫設備出現故障,站在旁邊負責監督檢測的他,立即拿起手動測溫儀為這兩名旅客復測。“我們早就做好了多項突發情況的處理預案,既要保證把好關口,不漏掉任何一名發熱患者,也要讓檢測快速有序,避免旅客聚集。”
從大年三十至今,于大勇沒有休息過一天,有很長時間他吃住在單位,無法照顧年幼的女兒,也沒能看望年邁的父親,甚至都不知道父親家裏缺些什麼、有沒有口罩。雖然感覺虧欠家人,但于大勇無怨無悔。“機場既然把這麼重要的崗位交給我,我就要擔負起這個重擔,不能讓一例發熱患者從機場進入丹東。”于大勇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疫情防控還沒有結束,我們一刻也不能放鬆。”于大勇説,他會把防疫工作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繼續衝鋒在前、戰鬥在前。王晶 記者 王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