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墻黛瓦,拱樓獨門,道路兩側鋪設彩磚。走進遼中區社甲村,濃濃的滿族民族風情撲面而來——這個小小的村落,設有滿族風情文化廣場、滿族文化活動中心和滿文圖書室。“現在道路兩側的花還沒開,我們種了2000多株月季,還有芙蓉草等,每到6月,滿村花香撲鼻。”社甲村黨支部書記趙宏民自豪地説道。
基礎設施突出滿族特色 民俗文化傳承至今
社甲村年氏(含巴、鴨、社姓氏)滿族居多,佔全村人口59%,趙氏滿族佔5%,舒氏滿族佔7%,少數民族佔全村人口71%以上。清朝時,這裡曾是鑲黃旗人口聚集地,如今仍充滿濃郁的滿族風情。“不管落規劃還是産業佈局,我們都緊緊圍繞特色鄉村做文章,近幾年來突出滿族特色效果顯著。”趙宏民説。
全村房屋統一標配,在保留有歷史價值建築物的基礎上,嚴格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對全村130棟房屋拆舊建新,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青瓦模式。除此之外,還將2200米主幹路進行滿族風情改造,白墻黛瓦、拱樓獨門為村民創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
在完成基建的同時,社甲村還配套建有滿族風情文化廣場、滿族文化活動中心和滿文圖書室等基礎設施,滿足村民的文化需求。“一到夏日傍晚,村民們就會穿上滿族傳統服飾在文化廣場扭秧歌。”據趙宏民介紹,大家依然傳承著民俗文化,即便到了現在,村裏雖不見舊時滿族人家的跪拜撫鬢禮,但仍保留了請安禮。在飲食上,滿族八大碗依舊保留至今,並成為社甲村招待客人的首選菜肴。
有機肥廠改善環境 清潔能源提升品質
趙宏民透露,2015年社甲村建成佔地5000平方米的高效生物有機生物肥廠,採用先進的有機肥創新技術,充分利用棚區産生的剩餘尾菜、養殖業的畜牧糞便、垃圾、收集各戶住宅的人糞便與秸稈腐熟劑混合發酵製成有機肥,年産量達5000噸,對環境保護起到了良好作用。
村幹部馬俊鵬表示,以前村民都在自家棚頭露天漚肥,又臟又臭。現在放到肥廠的密封環境裏發酵,氣味很小。回憶起過去在各自大棚田頭堆漚糞肥的場景,村民們對有機肥廠帶來的環境改善讚不絕口。事實上,有機肥廠確實在構建農業循環鏈條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肥廠吸納消化了尾菜、秸稈和畜禽糞便等固體廢棄物,另一方面有機肥回田培,肥了地力,提高了當地的農産品品質。
在推進特色村寨建設發面,社甲村還推廣清潔能源,為村民打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2006年,社甲村建成10座全新的農村無煙住宅太陽能建築模式房,全村農戶全部用上了安全的自來水。2012年,社甲村建設了生物質秸稈顆粒廠,産出的燃料全部供應採暖戶,既方便了村民,又保證了環境。2016年對秸稈氣化站改造,用農作物的秸稈、人畜糞便做原料,生産沼氣並對沼氣提純,實現了“街道無柴垛,不見炊煙起,但聞米飯香”的城鎮化標準。
集休閒旅遊、採摘、垂釣、農家樂四位一體
社甲村以設施農業為主導産業,經過對産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發展設施農業1500畝,高效蔬菜大棚417棟。“遼中區社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員103戶,帶動了周邊村上萬畝地的棚菜生産。
社甲村的棚菜生産以番茄、辣椒、黃瓜、西芹為主,年産量達1000多萬公斤,並打造出“近海社甲”蔬菜品牌。每年收穫時節,各地的菜商主動上門採購。如今,社甲村利用現代農業將自然資源景觀與旅遊資源融為一體,已基本形成休閒旅遊、採摘、垂釣、農家樂四位一體的新型農業專業村。
每逢節假日,村內車水馬龍,人頭攢動,慕名而來的遊客穿行于千余畝優質蔬菜標準園區,流連于具有滿族風情的社甲村。住進寬敞舒適具有滿族風情的房屋內,通過住農家院、吃農家飯、看農家生活,使遊客親身感受和參與現代農業技術與生態農業的大自然情趣,最終達到生産、生活、生態的有機結合。
等到六七月份,百米寬的鋼架大棚中飄出蔬果的陣陣清香,整齊的農房墻白窗亮,花草樹木排列在道路兩側,花香撲鼻。這座美麗的滿族特色村,正變得越來越有味道,越來越美麗,越來越現代。
(記者 劉宏偉)
社甲村
社甲村,原名色甲屯,清朝初期因年氏(含巴、鴨、社姓氏)鑲黃旗人家聚居此地,取名社甲村。屯落不大,但已有280多年曆史。社甲村地靠遼河東岸,位於遼中區西北23公里處,冷子堡鎮西南部4公里,距京沈高速公路遼中出口20公里。全村157戶,640口人,耕地面積23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