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供銷惠農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與法庫縣代表簽署合作協議 攝影 歐陽舒楠
國際線上遼寧頻道報道(歐陽舒楠):5月5日,總投資60.36億元的12個重點項目在瀋陽法庫縣集中簽約落地。此次簽約的12個項目包括“遼寧科技文化學院”以及“供銷體系全産業鏈”、“消防救援産品裝備生産、研發、銷售中心”、“新希望現代化生豬繁育加工一體化”等項目,而這已是法庫縣今年集中簽約的第三批項目。
圍繞主導産業形成“3+N”發展模式
近年來,法庫縣圍繞陶瓷、通航、農産品深加工三個主導産業形成“3+N”發展模式,建設産業鏈、壯大産業鏈、補齊産業鏈、延長産業鏈,積極實施載體建設。
今年,法庫縣將以“遼寧科技文化學院”項目為抓手,促進十間房中心鎮建設。同時,以供銷體系全産業鏈為載體,法庫縣將推動孟家綠色食品加工區加快發展。
“我們將始終牢固樹立‘以項目論英雄’思想,‘一切為項目讓路,一切為企業服務’,全力為項目建設營造最優越的環境。”法庫縣人民政府縣長陳大為在簽約儀式上説。
打造無圍墻特色小鎮式大學
據悉,此次簽約落地的産學研合作項目“遼寧科技文化學院”投資12.3億元,佔地1000畝,由遼寧廣告職業學院、瀋陽航空航太大學北方科技學院、法庫縣人民政府共同建設。
該項目主要建設教育教學設施、學生生活區域、科學家花園、開放式圖書館、國際會議中心、體育運動中心、文化體驗中心及航空、陶瓷、物流、農業等實訓中心。合作雙方將通過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強強聯合,共創混合所有制無圍墻特色小鎮式大學。
供銷體系全産業鏈項目構築未來産業發展平臺
在此次簽約的12個項目中,“智慧供銷、數字法庫,全産業鏈項目”的落地,標誌著法庫打造國家級電商示範縣的工作進入實質階段。據介紹,瀋陽供銷惠農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是瀋陽市供銷社全資控股公司,是瀋陽市供銷社實行集團化管理,為農業社會化服務專項資金搭建的投資平臺和資本運作平臺。
法庫縣在構築未來産業發展平臺的同時,賦予5G、大數據、直播平臺、線上交易等新業態、新模式,打通産供銷全鏈條。法庫縣緊緊抓住主導産業、優勢産業、龍頭企業,開展補鏈式精選招商,延長“上下游”、補齊“前後端”。瞄準新産業新業態,依託本地市場、資源、政策等綜合優勢,法庫縣將實行集群式、鏈條式招商,積極推進企業配套“上下游”整體轉移、抱團發展,打造價值投資的雪球效應。
下一步,法庫縣將持續推進“好陶瓷 法庫造”工程和第十七屆國際陶博會,以城市示範店、網上體驗店模式,推進陶瓷産品線上行銷,辦好第九屆國際飛行大會暨全國無人機大會,吸引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