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貸款補位傳統金融初心不可丟

2017-08-10 08:54:35|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許煬

  自2005年國家試點組建小貸公司以來,小額貸款公司在助農助微、規範民間融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互聯網金融衝擊下,加上專業能力匱乏,管理不善,借款人經營困難,近年來部分小額貸款公司面臨著較大生存與發展壓力。筆者認為,在經歷十多年數量急劇增長並帶動行業快速擴張后,未來小額貸款行業應堅持品質優於數量,回歸補位傳統金融機構的初心。

  作為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小額貸款公司最初定位於補位傳統金融機構,併發揮助農助微、規範民間融資的作用。毫無疑問,經過這十多年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幫助大量農業經濟組織和小微企業獲得資金支持。據央行統計,截至2017年6月末,全國有小額貸款公司8643家,貸款餘額9608億元。但也應該看到,隨著小貸公司數量的擴張,行業發展粗放的弊端也開始顯現。

  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專業人才匱乏,員工流動過於頻繁,導致業務經營粗放;內部管理混亂,大股東直接干預公司管理,公司業務與股東個人民間融資混同處理;風險管理能力欠缺,貸後管理缺位。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下行,小額貸款品質劣變壓力較大,極少數小額貸款公司在催討欠款時還發生了不合規行為。

  此外,部分小額貸款公司經營過於看重“利率覆蓋風險”,對農業經濟組織和小微企業的風險定價能力建設投入不足,因而小額貸款也並不完全服務於急需資金用於生産和週轉的農村經濟組織和小微企業,部分小貸公司大做房地産企業融資以及大額企業融資,但風控粗放且缺少抵押擔保,經營風險極大。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網上融資成本降至10%以下,而作為實體店的小額貸款融資利率仍在20%左右,加上小貸公司較高的固定成本,並不具備競爭優勢。這些情況表明,我國小貸公司良莠不齊,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在發展中偏離了補位傳統金融機構的定位,既不能有效助農助微,也難以發揮引導規範民間融資的作用。

  不過,互聯網與小貸的融合,為我國小貸行業發展帶來新的生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發放160多張互聯網小貸牌照。重慶互聯網小貸走在全國前列,阿裡巴巴、京東、百度、小米等互聯網巨頭均在重慶註冊設立互聯網小貸公司。廣州也在積極吸引互聯網小貸公司。依託于互聯網企業大數據庫和技術,可以開發出適合小額貸款的風險定價模型,大幅降低小額貸款成本;憑藉對客戶數據的深入挖掘與應用,線下小額貸款公司通常面臨的貸後管理難題也可以迎刃而解。從根本上説,互聯網巨頭與小貸的融合,也是行業回歸補位傳統金融機構初心的充分體現。但互聯網與小貸的融合,絕不能逾越合規經營和風險可控的底線。

  在新的形勢下,有必要從回歸補位傳統金融機構的初心,來重新審視小貸行業的未來發展。綜合來看,我國小貸行業已經發展十多年,既有成功實踐,也有值得總結的經驗。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特別是在互聯網已經廣泛滲透社會經濟生活的新形勢下,如何有效提升小額貸款公司的競爭能力,繼續發揮助農助微和規範民間融資的作用,將成為行業參與各方必須面對的重大研究課題。(陳濤)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