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落地才有故事

2018-06-01 09:49:46|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策劃人語:1985年,珠海市一家銀行發行了中國第一張銀行卡,科技開始伴隨著金融行業的變革,服務大眾生活。時至今日,信息技術深刻變革著金融生活的形態,使業態出現進一步深入變革成為可能。科技研發不是金融機構的主業,而科技最終需要服務於金融産品研發和提升消費者體驗上來。因此,對傳統金融而言,從ATM機,到人臉識別、移動支付,幾十年的科技變革,由業務主導,因服務而生。科技自身需要與金融業務本質、獲客訴求、經營制度、風控技術銜接,由此達到效益最大化。落地,成為金融科技的第一訴求。

  停留在書本上的技術,永遠是理念;實現場景應用,並推而廣之,新興技術才能發揮作用,講出自己的故事。

  1987年,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序幕。在經濟改革進程中,以信息技術、金融科技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出現較晚而發展迅猛。這一過程中,諸多理念被付諸實踐,推動著經濟社會變革。在日前召開的TIC大會上,來自金融科技企業的專家學者,共話科技落地的實踐探索。

  科技改變著金融生態

  1985年,珠海市一家銀行發行了中國第一張銀行卡,科技開始伴隨著金融行業的變革,服務大眾生活。兩年後的1987年,中國第一台ATM自動櫃員機也在珠海市誕生,儘管功能很簡單,只能單機取款,但卻切實為金融生活帶來了一次“革命”。時至今日,信息技術深刻變革著金融生活的形態,使業態出現進一步深入變革成為可能。

  今年4月10日,無人銀行在上海試點,銀行大堂沒有保安,沒有大堂經理,甚至連櫃員也沒有。人臉識別的閘門、智慧攝像頭、會説話會回答問題的機器人和高效率的智慧櫃員機,為前來登門的客戶辦理業務。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的引入,令無人銀行從設想變為現實。

  當前,人臉識別、網絡支付等技術正在構築起當代金融生活格局。金融機構或投入人力物力成立科技公司,或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成立金融科技實驗室。科技已經被視為金融企業的重要競爭力。

  從供給角度來看,金融科技或許與其他科技研發不同,它更多聚焦在應用領域。科技研發不是金融機構的主業,而科技最終需要服務於金融産品研發和提升消費者體驗上來。因此,對傳統金融而言,從ATM機,到人臉識別、移動支付,幾十年的科技變革,由業務主導,因服務而生。科技自身需要與金融業務本質、獲客訴求、經營制度、風控技術銜接,由此達到效益最大化。落地,成為金融科技的第一訴求。

  區塊鏈身後的諸多可能

  近年來 ,區塊鏈技術,尤其是無幣區塊鏈的提出,使這種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的技術理念得到切實的場景應用。中國人民保險集團、總部業務主管李赫説,如果沒有使用價值,那這個鏈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區塊鏈的應用在金融領域展開,由過去多層級管理轉化為現在的扁平化。實踐運用中體現為智慧合約的實現,區塊鏈去掉了仲介,帶來業務模式的改變。

  “傳統的保險行業是中心化的公司”,李赫説,保險公司和消費者之間,是對風險概率的不同考量。將區塊鏈等技術加入後,“在技術的基礎上,實現風險共擔、經濟互助,才有希望”。

  在基於區塊鏈的保險業中,所有參與者將成為區塊鏈節點。保費、用戶信息、理賠信息、個人密碼等通過智慧合約實現信息交互,從而實現降低成本,甚至有望實現後定價、後付費、保險期限碎片化,為消費者帶來極大便利。

  如今,以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為代表的區塊鏈,正從原有領域向生活角落拓展,實現作用與價值。

  在以往消費場景中,品牌概念深入人心,人們通過對品牌的認知,掌握商品品質信息。區塊鏈技術加持下的産業鏈溯源,可以令消費者直接掌握商品原材料採購、加工、倉儲、銷售等多方面信息,從而決定是否購買。智鏈ChainNovaCEO董寧説:“區塊鏈到底能夠幫到人們什麼,是這個技術推動産生的價值所在。”

  在設計産品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捕捉消費者敏感的諸多要素:時間、産地、品質等。例如,農場距離消費市場很遠,有很多線下不可控因素。溯源的標地與線上數據如何連接,如何打通線上線下閉環,是金融科技解決産業鏈溯源問題最關鍵一點。在實際工作中,專業人員會選取上百個環節,通過每個“關節”採集數據。

  實踐中,技術人員找到了一個養殖肉牛信息上線的好方式:肉牛的溯源採用在肉牛耳朵上打耳標的方式,通過耳標信息去確定其線上和線下數據對稱。這種方式可以推而廣之到很多活體溯源工作中。當下,這種源自金融業分佈式記賬的科技手段,使困擾消費者許久的産業鏈精準溯源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數據安全是深入發展的前提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銀行電子化建設進入試點;上世紀90年代初,商業銀行開始全面實現櫃檯業務處理計算機自動化,開發了許多業務應用系統,在大中城市推廣應用各類櫃檯業務處理系統。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我國銀行電子化建設發展迅猛。金融科技基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全面應用於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六大金融領域,已成為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量的猛增與數據安全的需求相互疊加。一直以來,數據安全都是金融機構和消費者關心的焦點。

  當今,在無人銀行內,連結各種智慧設備,依靠物聯網技術。有人將物聯網的出現與蒸汽機的發明相媲美。

  但是物聯網也面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安全、互操作性、身份問題。安全仍舊是重中之重。

  雲計算服務商Ucloud提出了“安全屋”概念,在“雲端”確保數據安全。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夏虞斌説,擁有數據的使用權,但不擁有數據的所有權,怎麼做到這點,而且要從技術上提供保證,是其初衷。通過技術,雲計算在使用用戶數據時,通過全同態加密手段,對秘文進行直接運算,得到秘文結果。而這個結果對於用戶來説可以返回成明文。

  時至今日,金融科技以更為超前的技術手段,實現著前人無法想像的應用落地場景。從上世紀80年代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引入至今,網絡在其自身基礎上建立了龐大的商業系統,如今,金融科技帶來金融消費方式的改變,甚至帶來生活方式的變革。科技在技術實際落地的過程中,講述自己的故事。(記者 安仁)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