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上了“套路貸”的當

2018-06-08 09:29:29|來源:經濟日報|編輯:許煬

  近年來,一些犯罪分子打著網貸、小貸公司的旗號,明為發放貸款,暗地裏行詐騙之實,以“虛增債務”“肆意認定違約”“虛假訴訟”等手段,達到非法佔有他人財産的目的,被害人一旦中招,輕則損失錢財,重則傾家蕩産。這種“套路貸”隱蔽性強,花樣繁多,甚至有一些懂法律的“參謀”幫忙製造陷阱,對此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多加提防。

  從各地公安機關查處的此類案件來看,“套路貸”的基本套路如下:首先,製造民間借貸假像。對外以“小額貸款公司”“網貸公司”“理財公司”等名義招攬生意,與被害人簽訂借款合同,製造民間借貸假像,並以“違約金”“保證金”等各種名目騙取被害人簽訂“虛高借款合同”“陰陽合同”及房産抵押等明顯不利於被害人的合同。其次,製造銀行流水痕跡,刻意造成被害人已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項的假像。第三,單方面肆意認定被害人違約,並要求被害人立即償還“虛高借款”。隨後,惡意壘高借款金額,在被害人無力支付的情況下,介紹其他假冒的“小額貸款公司”“網貸公司”或個人,或者“扮演”其他公司與被害人簽訂新的“虛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賬”,進一步壘高借款金額。最後,軟硬兼施“索債”,或者提起虛假訴訟,通過勝訴判決實現侵佔被害人或其近親屬財産的目的。

  當前,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和個人形形色色,該如何區分哪些是正常貸款,哪些是“套路貸”呢?

  首先,要看借款機構是不是有合法證照。目前國內所有金融機構都要持牌經營,借款者可以在當地工商局網站上輸入該機構名稱,詳細查看其經營範圍內是不是有借貸業務,如果沒有則極有可能是詐騙平臺。

  其次,要看有沒有高額的評估費、服務費、仲介費。正規金融機構其利息收入中已包括了這些經營成本。如果放款機構在利息之外還要收取高額的其它費用,有意規避36%的年利率法律紅線,就有詐騙之嫌。

  再次,要看放貸金額和合同金額是否一致。如果合同金額遠高於放貸金額,借1萬元只給6000元,欠條卻要寫1萬元,就要多一個心眼,借一次款讓打兩張相同欠條更是滿滿的“套路”。重要的一點是,法院認定借款合同是否生效要看資金是否已發生真實轉移。一些詐騙分子往往在把錢打到被害人的賬戶時,又要求被害人把其中的大部分先還回去,以製造銀行流水假像。只要出現這一條,基本就是行詐騙之實的“套路貸”,因為所有正規金融機構都不會有這種非分的要求,借款人對此要特別保持警惕。

  “套路貸”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目標以“一老一少”為主。“老”主要是指手裏有房産的老人。不法分子利用老人分辨能力差的弱點,以投資理財高額收益為誘惑,誘騙老人簽訂房産抵押借款合同,隨後肆意認定老人違約,達到非法侵佔老人房産的目的;“少”主要是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收入不高或沒有收入,卻有著較多的消費需求,不法分子利用他們急需用錢這一點,通過循環倒貸,壘高金額,甚至通過電話、短信的方式向受害人及其親屬非法施加各種壓力,迫使受害人找父母還賬或以房、車等抵債。對於容易受到“套路貸”侵害的對象,政府有關部門、社會機構以及家人要多築起一道屏障,幫助他們辨明是非。急需用錢記住一定要找正規的金融機構,離家門口不遠的銀行雖然不一定能滿足你的貸款需求,但至少可以幫助你遠離“套路貸”風險。(梁 睿)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