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加快佈局校園金融

2018-10-09 09:56:58|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許煬

  近年來,校園成為金融詐騙事件的高發地,電信詐騙、暴力催收等問題時有發生。但隨著商業銀行逐漸回歸校園,推出針對學生群體的金融産品,並開展豐富多樣的金融知識教育活動,學生群體的金融安全意識逐漸提升,商業銀行也收穫了極具成長潛力的客群。

  “各類金融詐騙的案例給我敲響了警鐘,如果以後要借款或分期,我會優先選擇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不會輕易相信網上宣傳的‘優惠貸款’。”近日,在光大銀行一場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現場,剛剛就讀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專業的大一新生王同學告訴記者。

  大學生消費需求強烈,但普遍缺少穩定的收入來源,對理財、風險控制更是不甚了解,容易陷入騙子設下的“套路貸”“高利貸”陷阱。為此,原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于2017年6月聯合發文,要求加大校園貸監管整治力度。特別提出要正觀念,補教育。今年8月底,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聯合啟動“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引導學生遠離校園不良網絡貸款,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在剛結束的9月,除了光大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紛紛走入全國不同城市,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向學生介紹典型案例,普及金融知識。

  日前,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綜合處處長王瑱在“騰訊財商教育公益基金——金融教育志願者成長行動”活動上介紹,央行長期關注金融素養教育,早在2013年就牽頭制定了《中國金融教育國家戰略(初稿)》,並在福州、臨汾等地試點編寫金融教材、開設金融課程,持續推動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除了普及金融安全知識,監管部門提出要按照“疏堵結合、打開正門、紮緊圍欄、加強治理”的總體思路,鼓勵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進一步針對大學生合理需求研發産品。

  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紛紛加快佈局校園金融的步伐,工商銀行的“大學生融e借”、建設銀行的“學生惠”、中國銀行的“青春E貸”都是面向在校大學生的金融産品,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也推出了類似産品。

  當前,互聯網金融在學生群體中快速發展。螞蟻花唄2017年發佈的報告顯示,在花唄超過1億的用戶中,“90後”佔比達到47.25%。

  業內人士表示,面對競爭者的“攻勢”,商業銀行必須在産品設計和行銷方面緊盯年輕客群需求,追求“高顏值”“時尚感”,豐富應用場景。

  “什麼人更需要消費信貸?當然是年輕人,他們是消費的主力軍,更是銀行的重要客戶。”工行牡丹卡中心總裁王都富介紹,工行不僅推出了“大學生融e借”,還聯合分期樂推出面向在校大學生的“宇宙分期樂信用卡”,還推出以人氣偶像為卡面的信用卡。

  當然,銀行在校園領域依舊面臨信用風險問題,傳統的風控模式顯然不夠用。為此,多家銀行積極發揮大數據決策中心的作用,利用大數據風控加強信貸的信息校驗、額度申請、逾期監測等,提升銀行的風險防控水準。

  發展正規金融可以發揮“良幣驅逐劣幣”的作用,從源頭杜絕校園貸亂象發生。專家建議,針對校園金融市場,商業銀行除了要開發針對高校的消費金融産品,合理設置消費信貸額度和利率,還要建立大學生的資信和承債評級模型,並著力培育大學生的財商素養和守信意識,讓學生識別金融陷阱,做好自我保護。(施歌 吳雨)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