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主體急劇擴容 金融科技系統輸出爆發

2018-11-02 10:42:55|來源:證券時報|編輯:許煬

  “放款是通過旗下互聯網小貸實現的。在將近兩年的時間內,就有1000萬人來註冊我們的APP,總計發放貸款300億左右。”深圳中興飛貸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曾旭暉告訴記者。

  一葉知秋——居民加杠桿的大環境下,我國陡增的個人消費貸款與小微經營性貸款需求催生了一批用戶數完全不輸、甚至幾倍于銀行APP的借貸應用。更為重要的是,這同時也催生出一種新的、近兩年越來越火熱的商業模式:一批商業公司本身不作為資金的融出方,而僅提供包括信貸決策依據與風控技術等在內的系統給持牌金融機構。

  這種商業模式的參與主體急劇擴容:有專門研發助貸系統的企業,也有互聯網巨頭BATJ、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原本主營現金貸的企業(含小貸公司)、互聯網銀行等前赴後繼。如今,他們中還有人已赴國外登陸了資本市場。

  2018年,堪稱中國金融科技系統服務商爆發元年。

  消費金融

  與小貸公司突出

  近兩年來,“賦能”、“科技輸出”成了BATJ口中的高頻詞彙,更直接帶動了壹賬通等金融大鱷旗下科技公司的主動作為。

  急劇擴容的系統服務商陣營裏,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和小貸公司,顯得尤為突出。而這或許同他們自身主營業務與個人信貸直接掛鉤,在徵信數據、風控系統和決策模型具有先天優勢高度相關。

  “有一位在廣州做服裝生意的小老闆,他在獲得飛貸給予的額度之後,一年內提現了180次。換句話説,他兩天就要用一次飛貸。我們利用自主研發的移動信貸技術,在線上已經發放了約300億的貸款。用戶的活躍度,就是對我們技術的最好反饋。這幾年,我們基於數據模型規則發展出一套量化的和動態管理的風險體系,也是過去幾年花錢花得最多的地方。”曾旭暉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在經歷了幾年的市場校驗後,飛貸瞄準了受困于IT建設薄弱、數據缺失、線上欺詐、駭客風險、行銷場景匱乏等因素的中小城/農商行零售業務,希望向後者輸出整套移動信貸系統。

  “我們最具代表性的優勢是在風控體系裏探索出的個人信用評分模型。”飛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孟慶豐告訴記者,飛貸的個人信用評分卡分為大數據和金融信用兩個數據籃子:前者由多頭借貸、社交網絡聯繫、電商消費行為、銀行卡交易信息、手機通訊行為構成;後者由公民基本信息、公共記錄數據、徵信報告查詢、個人貸款明細、房貸明細、信用卡明細構成。

  除了擁有網絡小貸的公司,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第一梯隊也在加碼對外數據系統。

  馬上消費金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通過自主的科技研發了智慧獲客、智慧風控、智慧客服、智慧催收系統,實現服務的線上化、智慧化、實時化。

  “我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銀行、保險和信託等公司。”該人士説。

  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馬上消費金融為長江銀行提供了移動端解決方案,瞄準小微客群,輸出在線客服行銷解決方案。此外,該公司還中標了五礦信託電子渠道建設項目,雙方將在信託線上展業、精細化運營以及行銷等方面展開闔作,提供人臉識別和智慧客服等。

  無獨有偶,互聯網消費金融巨頭招聯消費金融內部人士也告訴記者,該公司在輸出覆蓋授信、風控、交易等全業務流程和消費場景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合作的銀行基於招聯的大數據和反欺詐信用審批服務,獨立運營消費金融業務。

  從某種意義來説,一開始就是信貸強關聯的業態,對外輸出自身信貸決策、風控系統似乎更加水到渠成。

  意想不到的新進者

  信貸衍生的系統輸出生意經,後來者蜂擁而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團金融。

  背靠母公司這一國內首屈一指的生活服務綜合平臺,美團金融向B端商戶發放貸款、向C端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截至4月末,美團金融向個人發放貸款7億元,向商家發放貸款14億元)或者與銀行合作推出聯名信用卡,這些商業行為邏輯都不難理解。

  但令人意外的是,基於海量用戶場景和高頻重復交易沉澱下來的大量非機構化數據,美團金融也逐漸“進化”成金融科技輸出平臺,開始向金融機構輸出技術。

  美團金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美團金融將逐步輸出大數據、智慧化模型、大規模零售信貸風險管理等技術經驗,幫助區域性銀行提升基於互聯網的全流程風險控制能力,為其零售業務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事實上,在一些宏大的理念下面,中小城/農商行確實對與美團這類坐擁海量用戶與非結構化數據的互聯網平臺顯得尤為渴求。

  “在某種意義上,他們更有話語權,畢竟渠道和入口在他們那裏。我們在合規審慎的前提下,是非常希望跟互聯網平臺合作的。不僅限于花錢調用後者部分數據,而且合作應該由淺入深,我很希望能探討出一種新的方式,籠絡網絡時代的年輕用戶。”一名華東區城商行零售業務人士毫不掩飾對近3.6億美團客群的興趣。

  輸出主體擴容的同時,有人已遠赴海外敲鐘,開始新的資本征程。作為國內首批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之一的品鈦,于上月底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市值超5億美元。

  但品鈦輸出的系統範疇並不止于個人信貸解決方案,還包括消費場景分期解決方案、小微企業信貸解決方案、財富管理解決方案(包括智慧投顧和基金銷售)以及保險經紀解決方案。經過數年運營,其在各細分領域已有成熟落地案例:截至2018年6月30日,品鈦的商業機構客戶達183家,金融機構客戶83家,包括去哪兒、攜程、唯品會、民生證券、江西銀行、貴州銀行、哈爾濱銀行及鄭州銀行等。此外,品鈦還試圖出海設立分支機構,爭奪境外市場:其分別與香港FWD集團和大華銀行在新加坡成立合資公司,面向東南亞推廣智慧投顧和智慧信貸解決方案。

  隨著這些解決方案的落地,品鈦的盈利增速令人咋舌——今年上半年總收入達到5.77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的5.68億元,同比增長231%。(證券時報記者 劉筱攸 胡飛軍)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