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備付金賬戶影響有限 支付機構紛紛探索增值業務

2018-12-24 15:14:15|來源:證券時報|編輯:許煬

翟超/製圖

  日前,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特急文件要求各支付機構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於是,市場上關於支付機構“躺著賺錢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的説法沸沸颺颺。

  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支付機構並不把備付金利息收入作為主要收入的來源,並且在一年前開始就逐漸提高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和不斷強化的監管要求,一些支付機構開始考慮如何探索未來商業模式及拓展發展空間。

  對部分支付機構

  影響甚微

  記者了解到,央行一直對調整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等相關事宜非常重視,2018年6月,央行發佈了《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其中規定,從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一位不願具名的支付機構負責人表示,“對許多支付機構來説,備付金利息收入相當於當年稅後凈利潤,一旦備付金利息沒了,公司盈虧很有可能發生逆轉,甚至部分平臺會被迫退出市場、大平臺兼併小平臺。”

  記者通過採訪多家支付企業發現,備付金的全額交存對各家支付機構影響並不大。一家位於華東地區的支付機構業務經理表示,“我們2017年開始就不再把備付金利息收入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現在還會因為備付金交存而受到較大影響的公司,是因為沒有太多用戶群,因此利用商戶沉澱資金做為利息收入。”

  支付寶相關負責人則稱,從成立之初開始,支付寶一直主動對備付金進行嚴格存管。作為一家科技企業,支付寶從來沒有考慮過將備付金作為自身的主要收益來源。

  富友支付相關人士表示,富友支付按照人行規定的時間進度,將如期完成備付金集中交存的相關工作。“其實備付金集中交存,長期來看,對支付行業是好事。原先利用低費率吸引商戶、用戶的沉澱資金到備付金賬戶,再通過銀行反息,或用備付金利息收入補貼商戶、消費者的方式將會得到抑制,體量較為接近的支付機構之間,打價格戰策略將不再可行。支付機構不得不更加關注産品、技術、品牌、服務等環節,對商戶和消費者來説,支付體驗也將有所提升。”

  支付機構謀求新業務

  然而,隨著日漸白熱化的行業競爭和不斷強化的監管要求,不少支付機構確實在考慮新的商業模式。

  匯付天下總裁穆海潔表示,未來金融的形態很多,消費分期、供應鏈融資、信貸業務、理財業務都可以衍生出新的系統架構。事實上,這些金融業務今天銀行都在做。銀行本身有經營這些業務的牌照資質和需求。但對一些銀行而言,由於數據本身缺乏場景支撐,加之不同部門之間業務割裂,數據的完整性和連續性都存在缺陷,影響了構建模型的能力。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信貸還是理財業務,要找到有效的場景並不容易,而支付的場景具有優勢。首先,支付連接場景十分自然,並且接入之後,所有的交易數據都自帶場景特徵,通過技術手段對數據進行結構化的處理之後,就能形成用戶畫像等不同的模型,能夠在行銷、信貸等各種場景中對需求進行精準匹配。

  中金支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相繼佈局智慧收付款、跨境業務、智慧賬戶(現金管理)、供應鏈金融等創新業務。未來會從傳統支付業務轉型、推廣供應鏈金融業務、完善跨境支付産品,尤其是跨境支付B2B(商家對商家)進口業務等方面進行突破。

  有業內人士認為,支付行業發展至今,面臨考驗的是支付機構的科技應用、資本助力和資源整合的能力,支付下半場的競爭也將從“廣度”走向“深度”。這樣的“深度”,單靠産業鏈任何一環都無法觸達,只有當發卡行、清算組織、第三方支付機構和服務商分工有序、才能促進産業發展。(證券時報記者 張雪囡 劉筱攸)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