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外開放中深化改革防範風險

2020-10-27 09:12:37|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馮實

  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各項舉措加快落實,近期外資持股在A股中佔比明顯上升等變化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包含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互聯互通渠道、外資私募等三方面的外資合計持有的A股流通股市值約為1.98萬億元,佔A股流通股比例為3.29%。外資已成為A股市場除保險資金、社保基金之外的重要機構持股力量。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今後還將一如既往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但是,市場上也有些顧慮:開放金融服務業會不會衝擊金融市場?引進外資股東是否威脅國家金融安全?這些擔憂折射出金融業在對外開放中需要把握的關鍵問題:如何有效防範風險,如何提升金融監管能力並使之與開放程度相匹配,中資金融機構如何增強實力……

  “按照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針,在確保金融主權的前提下,努力實現更高層次的金融開放。”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要加快構建公開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監管政策環境,鼓勵中外金融機構平等競爭、深化合作、互相借鑒、促進創新。

  警惕金融市場異動

  近期,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外部衝擊和不確定性明顯加大。我國的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上,外資流入、流出的變動數額也較大、較集中,給市場帶來一定風險。

  那麼,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路徑有哪些?外輸風險有可能通過哪些渠道傳導?除了金融市場,金融業對外開放還有可能帶來哪些風險?

  從實踐看,我國金融市場採取的開放模式可以概括為“漸進式、管道式”。目前的開放渠道主要有三類。一是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如滬深港通、債券通、滬倫通等,國際投資者通過離岸市場投資境內市場,此類渠道目前在開放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二是境外投資者直接入市,如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及境外投資者直接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等。三是境外金融機構在我國設立商業存在,直接在境內開展投融資業務。

  “多渠道並存的開放模式互為補充,較好地滿足了境外投資者的需求。”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股票市場方面,“滬深港通”渠道下,境外投資者持有股票的市值佔境外投資者持有總市值的比重有所提高;債券市場方面,“債券通”渠道下,參與機構數量和日均交易量均超過直接入市渠道。

  “從理論上講,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會通過三個基本的傳導渠道,可能會影響到國內金融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説,一是境外的悲觀情緒通過預期傳導的渠道來影響;二是通過國際資本流出這個渠道來傳導影響;三是一些跨國企業和境外的金融機構資産負債表惡化,也可能會傳導到國內金融市場來。

  “由於允許外資並購,部分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中小金融機構如果碰到經營不善的狀況,可能會面臨較大壓力。”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表示,跨境業務涉及不同的市場環境,不同的政府有很大差異,國別風險也不容忽視。

  風險防控一體推進

  在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背景下,我國金融市場經受住了考驗。“目前,中國的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市場預期也比較穩定,宏觀政策的空間和工具儲備充足。”陳雨露説,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金融領域的推進,以及金融業高水準擴大對外開放的成效,大大增強了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

  “下一步,我們將在國務院金融委的領導下做好兩方面工作。”陳雨露説,一是按照既定的方針和既有的政策框架做好自己的事,二是積極參與宏觀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

  為做到對外開放和風險防控一體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將繼續支持上海率先實施更高水準的資本項目對外開放;同時,將加快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健全“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審查機制。

  做好風險防控的前提和基礎之一,是不斷提升監管能力,使之與金融開放的程度相匹配。“銀保監會將持續加強監管制度建設,完善審慎性標準,不斷完善與開放水準相適應的監管方式方法,確保引入的機構具有優秀的專業能力、良好的風控能力和充足的資本實力,在有效防範風險前提下促進金融業和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郭樹清説。

  深化改革“強基固本”

  今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不僅沒有因疫情而放緩,反而進一步加快,證券基金期貨機構外資股比限制提前全面放開。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外資參、控股證券公司17家;其中,新批准外資控股證券公司9家。

  各項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舉措正在加快落實。《關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關事宜的公告》公開徵求意見、美國惠譽評級公司獲准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接下來金融領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事,積極推動中資金融機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股權管理,優化機構佈局,健全市場體系,持續提升我國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完善配套法規制度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記者 郭子源 周 琳)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