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購物須遠離“代拍秒殺”

2020-11-11 10:00:23|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韓東林

  隨著“雙11”戰線拉長,消費者支付尾款的時間也變長了,但對於一些熱門、限售商品,或者網紅直播間的低價商品來説,“一件難求”仍是大多數消費者經常遇到的問題。於是,網上出現了代搶、代拍服務,甚至還有商家銷售“搶拍軟體”。

  代拍的出現雖然滿足了一些消費者需求,但這類服務洩露個人信息的風險極大,研發、銷售“搶拍軟體”更是涉嫌違法。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説,應該認識到其中風險及危害性。比如,用軟體搶比手搶概率高,不過不保證一定能搶到,一旦個人信息洩露,輕則帶來騷擾,重則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給消費者財産安全造成極大隱患。

  對於“代拍秒殺”等行為,依法規制很有必要。同時,電商平臺也應加強技術防範。不必諱言,“代拍秒殺”不僅是一種作弊行為,也會嚴重擾亂電商平臺運營生態。對此,電商平臺應積極作為。比如,電商平臺應提高自身注意義務,通過關鍵詞審核、大數據偵查等方式持續監測、分析、識別提供代拍服務賬號,並即時切斷不正當“代拍”操作。同時,也有必要做好消費警示。

  此外,還可以嘗試通過代拍懲罰措施,以規範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比如,電商平臺可以出臺相應的規制性措施,一旦識別該買者為代拍購買,可對其施加一定的懲罰,這就能夠規範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利於保障其他消費者權益,更有利於維護電商平臺經營秩序。當然,也應對推出“免費秒殺、急速秒殺”等宣傳內容的商家給予有效規制。

  總之,“代拍秒殺”行為無論是對於消費者還是電商平臺而言都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對於消費者而言,看似會因此得利,實則不然,不僅事與願違,還可能面臨維權乏術問題,因而還是遠離“代拍秒殺”為好。(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