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吉林大金山遺址新發現多處青銅時代漁獵遺跡

2019-12-04 10:45:15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李玥

  原題:吉林大金山遺址新發現多處青銅時代漁獵遺跡

  新華社長春12月1日電(記者 張博宇):記者從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獲悉,考古人員在2019年度對吉林雙遼大金山遺址的發掘中,新發現多處房址、墓葬、灰坑等遺跡,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石器和青銅器等文物。進一步確定大金山遺址是距今數千年前人們季節性漁獵捕撈的居住點,為探究東遼河流域青銅時代人群的聚落形態、生業模式、社會結構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

  大金山遺址位於吉林省雙遼市新立鄉大金山村北300米處,東南距東遼河3000米,坐落在一處東西向固定沙丘南坡之上,地處遼河沖積平原北部邊緣。現存遺址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100米,高出附近平地8.4米。

  據考古隊領隊、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副教授方啟介紹,在2018年大面積發掘的基礎上,2019年新增400余平方米的發掘面積,新發掘房址40座、墓葬1座、灰坑102個等多處遺跡,並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石器和青銅器。經對遺跡遺物進行分析和碳十四測年,初步判定遺址年代主要為戰國至西漢初。

  據方啟介紹,通過對遺跡的揭露和對遺物的整理,並結合出土的大量生活器物和種類繁多的動物骨骼、魚骨及蚌類、貝類等,可確定大金山遺址是居住在東遼河古河道附近的人們季節性漁獵捕撈的臨時居住點。可推測該遺跡處於農業文化區邊緣地帶,經濟形態屬於由原始狩獵、捕撈攫取性經濟向初期生産性經濟轉變的混合型過渡經濟類型。

  方啟表示,大金山遺址的發掘有助於東遼河流域青銅——早期鐵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編年序列的建立與完善,同時有助於研究該流域與嫩江下游、西流松花江流域、下遼河流域考古學文化間的交流與整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