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經開:因地制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2020-01-10 08:47:41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杜偉   |  責編:李佳藝

  原題:長春經開:因地制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jldw200110010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jldw2001100102

黎明村改造後的護欄更結實(資料圖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jldw2001100103

黎明村改造後乾淨平坦的村路(資料圖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jldw2001100104

乾淨敞亮的安龍新村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jldw2001100105

安龍新村村口

  吉林日報1月10日訊(記者 王秋月):充滿風情的村子裏,溫馨乾淨的農家院落、統一規劃的徽派立面圍墻,寧靜而美麗;充滿時尚氣息的休閒廣場,老人們在一起舒心地嘮著家常;寬敞乾淨的通村水泥路,是通向脫貧致富的幸福大道,承載著村民滿滿的希望……這一幅幅優美畫面,不僅帶來了山清水秀、路暢燈明、村容整潔,更提升了長春經開區鄉村的“顏值”和“氣質”。

  2019年6月27日,一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動員大會在長春市召開。會議對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三年行動進行了全面部署,確定了“凈起來、綠起來、美起來”的三年整治目標。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積極響應吉林省、長春市號召,高度重視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因地施策,全面打響鄉村振興戰略第一場硬仗,徹底改善了村民們的生活環境,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著眼服務 村民生活更便捷

  以往村裏沒有自來水,基本上家家做飯都是吃井水,水井到了冬天怕凍,村民都要提前用水缸蓄水,這樣長時間的儲水也容易滋生病菌,非常不衛生。考慮到居民的生活需求,這次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行動,首先就為居民家安裝上了自來水。這樣一年四季,家裏都可以用上乾淨又衛生的自來水了。

  據了解,經開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按照“以點帶面、示範引領,突出重點、分佈實施”的原則,分2019年和2020年兩年實施,計劃總投資2.4億元,2019年實施投資1.2億元,分為南區、北區共4個標段,整治3年內無拆遷計劃的6個村莊含22個自然屯,計劃新建道路25.5萬平方米,既有河道改造3.89萬平方米,新建排水溝8.3萬米,接通自來水15.95萬米,覆蓋率達到100%,新建路燈409盞,新建太陽能監控304座,新建公廁39座,各村綠化率超過30%以上,建設文化藝術廣場2處。此次改造將惠及約3800余戶,合計約1.1萬餘人。

  全區整治工程四個標段同時進場開工,為打造立體農村宜居空間,注重品質和美觀雙達標,秉承“先地下、後地上”“先邊溝、後路面”“保基礎、創環境”等施工原則,今年以安龍新村、黎明村東溝社樣板先行,其他部位同步實施。截至目前,新建瀝青混凝土道路24433平方米,混凝土道路48360平方米;自來水管線已全部接通,提前完成農村飲用水整治目標;24所公廁已完成主體砌築、抹灰、頂面澆築,部分廁所已安裝門窗;4處垃圾中轉站已進行主體開挖,正在做基礎方面工作;新建排水邊溝3680米。現已完成本年度任務目標,完成産值1.25億元,超出計劃投資的104.2%。預計2020年底前完成全部整治任務。

  堅持不懈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大力開展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同步實施糞污治理,加快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努力補齊影響農民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農村垃圾、污水治理不僅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需要。

  經開區大力推進改廁工作,改廁模式以“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為原則。選擇吉林省推薦的改廁模式,即無害化衛生旱廁、三格式化糞池水衝廁所、管網式衛生廁所。還建立完善村民參與機制,在入戶調查摸底時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在改廁推進過程中推選村民代表全程參與監督農村改廁工作,各街鎮引導、鼓勵農民參與到改廁中來,投工投勞或利用舊磚瓦、舊門窗,適度投資建設廁屋、裝修廁屋等。

  改廁施工單位“多點開花,全面鋪開”,加大施工人機配備。改廁過程中村戶配合到位,隨確定,隨安裝。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經開區已經完成改廁近700戶,預計年底前,完成今度改廁目標。對於改廁後的糞污處理,經開區已申請購置兩台小型吸污車,由屬地街鎮進行管理。建立長效機制,實現糞便處理“應收盡收、及時清運、無害化處理”。

  突出民生 農民居住更舒適

  筆直的柏油路兩側,在大氣素雅的徽派建築風格裝飾下,讓整個村子看起來更有意境。健身廣場、文化長廊、小遊園、亭臺樓閣、綠樹環抱,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村子裏的環境好了,不少搬走的村民陸續回村裏看看,都誇讚改造後的村子大變樣,個個看起來像小洋房,馬路寬了,環境好了,再也不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惡劣環境了。

  在確保建築品質基礎上,突出鄉土風情和地域特色,對農村建築風貌進行管控。強化管理手段,監管結合遏制違法建築;明確管控細則,利用現狀改造提升;試點宣傳並重,引導帶動自主自覺。按照建築分類、建築色彩、建築材料提出基本管控措施。

  2019年8月,由經開區管委會分管領導帶隊赴梅河口、集安的典型示範村開展了為期2日的集中考察學習,吸收了大量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9月,區農居辦又組織相關部門,先後到農博園、雙陽參觀學習農改廁模式,並組織進行了改廁檔案管理培訓,為經開區更好的實施整治工作提供了有效借鑒。

  為進一步發揮示範帶動、榜樣引領的作用,在原有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村容村貌的改造提升內容,增設休閒廣場及活動室,補植綠化,主路兩側增設圍墻、改造大門。主體墻面採用江南風格的白墻青瓦,採用底面封閉、上部鏤空式大門,根據村民意願設計廣場文化主題及主路兩側墻體彩繪。

  目前,兩處示範村已初見成效。自來水管線全面接通,保障了村民飲水安全;結實的河道護欄、新布設的節能型太陽路燈和監控攝像頭,保障了行路安全,也照亮了村民生活;新翻修的村口大門展現出村屯新面貌;新修道路寬闊平坦,兩側乾淨美觀,圍墻、大門堅固整潔,粉刷一新;新建的文化廣場成為了村民茶余飯後的休閒之地,便民的廣場公廁、活動室已完成內部裝修,不久將能投入使用;家家戶戶用上了智慧無害化旱廁,方面乾淨又衛生。寒冬雖至,但鄉村舊貌換新顏,百姓喜笑顏逐開。

  經開區已建設農村文化廣場兩處,完成廣場綠化工作,栽植18株光輝海棠和5棵五角楓。通過美麗庭院評選,村民自主開展庭院綠化,協同村屯街巷綠化工作,建設綠美村莊。綠化主要以村屯支路綠化補植為主,現已更換部分區域種植土。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民生工程,民之所向,一方面,村民深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會帶來生活環境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關乎自身切實利益,需積極配合;另一方面,因為經開區領導幹部頻繁踏查調度村屯整治工作,詢民之所需,問民之所盼,村民們十分感動,因此,整治行動氛圍濃厚,民心所向,事半功倍。

  經開區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主力軍作用,通過採取幹部包村入戶、文明實踐志願者活動、“美麗庭院”“乾淨人家”評選創建、完善村規民約等辦法,做到全民參與共建美麗家園,改變了過去幹部幹、群眾看的消極現象,群眾儼然也成為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一股重要力量,使工程快速推進的同時也保證了品質。

  集中整治 鄉村環境變美麗

  相比路、水、電和住房問題,農村環境的臟亂差也是長期存在和比較突出的問題。由於受到傳統生活方式的影響,不少農村柴草亂堆、污水亂流、糞土亂丟、垃圾亂倒等現象依然存在。經開區大力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程,加大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和鄉村污水治理工作。

  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逐步完善。進一步做好戶集中、村收集、區轉運、市處理每個環節,配備專用轉運車輛14輛,設立垃圾週轉站2處、村屯轉運點9處、垃圾箱90個,對全區10個行政村的垃圾進行收運處置,做到“箱滿即運,日産日清”,實施常態管護。

  垃圾亂堆實時監管逐步確立。經過前期的統一排查、集中清運,區內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含農村生活垃圾、農業生産廢棄物)已全部整治,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對各區域進行有效監管,確保無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等現象。

  農村垃圾回收利用體系逐步健全。經開區正在探索具有農村特色的垃圾分類方法,現已對農村生活垃圾、建築垃圾、農業生産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示範村實施生活垃圾初級兩分法,對可回收、不可回收生活垃圾進行分類,逐步建立以鎮(街)為基礎的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村莊保潔長效機制逐步穩定。經開區制定並落實了村屯環衛運行機制、保潔員管理制度、車輛管理制度、巡察制度,配備村屯保潔員142人、河道保潔員58人、各種機械車輛28台,形成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巡查的“五有”長效保潔機制,確保村屯環境不斷提升。

  糞污處理措施同步跟進。按照“專人管理、快速維修、及時收取、科學利用”的工作目標,通過屬地管理及購買服務的方式,對改廁後糞污進行清淘,送至就近的有機肥廠進行處理,做到糞污資源再利用。

  深入推進“九清理、治八亂”,由26名村組幹部分片包保村莊清潔,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56萬噸,清理河道白色垃圾和雜草1200余立方米。由街鎮主管幹部親自帶隊,指導農戶清理庭院1600余處,轉移柴草垛(木頭垛)103處、清理門前堆放物341處、清理枯死樹木168棵、拆除違章建築152處,村莊整體衛生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加快提標改造實現污水全收集。經開區已全面啟動了興隆山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和二期擴建項目,工程總投資2.3億元,2019年、2020年分兩年建設。2019年計劃完成投資1.5億元,目前,已完成一期提升改造部分主體工程,80%設備進場,安裝完成60%,電氣工程開始實施,污水排放已全面穩定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由於該工程建設期為兩年,2020年年底將完成建設任務並投入使用。

  經開區玉米種植面積為1367公頃,秸稈産量約為8800噸,除農民自留用的100噸秸稈外,需統一集中處理、轉運的秸稈量約為8700噸。同時,為有效保障秋季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紮實開展,經開區在年初就已經將秸稈回收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共投入資金98萬元。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與第三方簽訂合作協議,在常規秸稈回收打捆基礎上,嘗試深翻作業等其他秸稈綜合利用方式。截至目前,打捆及深翻作業共完成894公頃(共1367公頃),佔總離田面積的65.39%。年度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9%。

  乾淨的房舍、整潔的道路、垃圾集中清運、污水集中排放,好的環境改變了村民們的生活習慣,曾經臟亂差的農村變身為美麗家園。

  長遠發展 宜居鄉村再升級

  經過整齊的小平房,穿過乾淨整潔的休閒廣場,錯落有致的徽派城墻,青磚灰瓦、古樸典雅,改善了人居環境,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同時,促進了城市的建設發展,改變了過去臟亂差的狀況,提升了鄉村品位。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2018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要求,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種舉措,穩步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整治應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此次改造的是三年內無拆遷計劃的村子,改造之中也存在著阻力及村民的不理解,隨著城市的擴大化建設,尤其在經開區城郊接合部的村子,村民們盼著可以拆遷住上樓房,然而,面對改善農民人居環境的行動正在實施,如何將城郊村子進行改造,著實給經開區出了一個難題。

  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農村生産生活生態環境,切實增強了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農村人居環境的改造與拆遷,本就是為了公共利益、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了適應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從長遠來看,都是為了造福村民。

  未來,處於郊區和城市圈內的農村地帶要變成市區,然而,郊區居民城市化卻是艱巨的任務。對此此次改革,經開區制定出臺了《經開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經開區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經開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等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序時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

  全區實行區級領導包鎮(街),區級部門包行政村,鎮(街)領導幹部包屯,村組幹部包戶,形成區、鎮(街)、村三級383名幹部包保包整治村屯3088戶,同時建立了農戶門前包衛生、包花草樹木成活、包路面清掃等“三包”責任制。

  明確部門分工,組合發力,由經開區農居辦牽頭負責綜合協調,組織調度整治行動的各戰線重點任務,推動各項工作的積極開展,同時,由街鎮牽頭,建設、市容、拆遷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在南北區設立了農村人居環境現場指揮部,駐紮村屯,全面統籌區域內整治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推進農村改廁,實施“九清、八亂”治理,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建設等各個具體任務,現場解決各類涉及的農民百姓問題和訴求,做到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條塊結合、點面覆蓋,形成了“指揮部吹哨,各部門報道”的工作格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