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遺體捐獻者從活不過3天到生存700多天

2017-05-27 17:01:08 | 來源:重慶晚報 | 編輯:陳香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從活不過3天到生存700多天一名遺體捐獻者命運抗爭

【社會民生】遺體捐獻者從活不過3天到生存700多天

遺體捐獻證書

【社會民生】遺體捐獻者從活不過3天到生存700多天

1983年的全家福,中間是女兒,左邊是後來加進去的兒子照片。

【社會民生】遺體捐獻者從活不過3天到生存700多天

周群生病前參加宣傳演出(受訪者供圖)

【社會民生】遺體捐獻者從活不過3天到生存700多天

60歲時的婚紗照(受訪者供圖)

  4月20日下午4點過,一直重病昏睡的周群突然精神好起來,她對丈夫楊長生説,“我手好冷。”楊長生幫她搓手,周群看著40多年一路走來的丈夫,長長嘆了一口氣,説:“謝謝你這兩年細心照顧我……下輩子,讓我來照顧你……”楊長生意識到,害怕了兩年的這一刻,還是來了,他流著淚拼命點頭。

  兩年前被醫生宣告“活不過3天”的周群,在頑強生存了700多天后去世。66歲的她把遺體捐獻給重慶醫科大學。她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和自己的命運做了一次抗爭。

  人生

  5月15日晚,重慶晚報記者來到楊長生在渝中區鵝嶺的家中。楊長生第二天要去四川省達縣還錢,妻子生病後欠了那邊藥房的錢,還了好多個月,還剩最後一個月的400多元沒還清,楊長生要讓妻子走得清清白白。

  電視櫃上擺放的幾張大照片引人注目,其中一張是6年前楊長生和同歲的周群在60歲時的婚紗照,周群身著白色婚紗扶著楊長生的肩,神態知性慈愛。那是2011年,一家攝影棚來小區做促銷,周群硬拉著楊長生拍了一套,這是兩人最後的合影。兒子楊洲拿出30年前的全家福,“我爸那時候長得相當可以,我同學都説像林宥嘉。”楊長生尷尬地笑了笑,面對記者拍照的鏡頭,他扯了扯皺巴巴的襯衣,用手抹了幾把花白的頭髮,努力想笑一笑,但腦垂體腫瘤切除手術導致面部肌肉僵硬,有些不太自然。這張與6年前相比多了太多紋路的臉上,沒有一點林宥嘉的影子,倒有林宥嘉歌詞的影子:我努力微笑堅強,歲月築成一道圍墻……

  楊長生和周群都是重慶渝中區人,這些年,他們經歷了太多跌宕。

  1976年,楊長生與周群下鄉在達縣結婚。那是他們最好的歲月。楊長生那時是基幹民兵,有著俊朗的外形和令人羨慕的綠軍裝,周群在蔬菜公司做會計。他給周群寫情書,寫詩,稚嫩的文字中,情感噴薄。1979年女兒出生,在客廳電視櫃上擺著一張1983年的黑白全家福,女兒抱在兩人中間,可愛漂亮。但13歲那年女兒突然頭痛,被診斷出是腦部腫瘤,然後失憶。因為女兒的病,周群在44歲高齡再次生子,兒子楊洲今年22歲,帥氣孝順。2006年,在離開重慶37年之後,楊長生全家搬回重慶。周群的大姐是聾啞人,早年去世,為了照料大姐留下的子女,周群給侄兒侄女的小生意當起了幫手。2013年在一次搬運貨物時,周群不慎後仰摔倒,腰部嚴重損傷一直未愈,以致生病後需要兒子半夜幫忙翻身。

  上天給予周群的,是一次次的挑戰,她努力堅強。她生病後在朋友圈裏寫下這樣一段話:沒有人願意選擇苦難,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自己是一個弱女子。所謂堅強,不過是在學習接受和面對苦難。

  奇跡

  周群的病,來得如疾風一般。

  重慶市急救中心的診斷書顯示,周群第一次發病是在2015年5月18日。楊長生回憶説,那天妻子上廁所,突然胸背劇痛,全身冷汗,站不起來,聽到妻子的呼喊聲,他趕緊打120。急救中心醫生診斷:主動脈夾層I型,隨時可能發生多器官缺血壞死、多器官功能衰竭、猝死。

  楊長生不相信,能唱能跳、能幫侄兒侄女做生意的周群,突然就得了這個莫名其妙的主動脈夾層,還隨時可能死去。醫生一開始告訴他準備40萬元做手術,楊長生四處借錢,離40萬還差好遠,當他準備賣房子時接到醫生電話:“你不用借了,周群無法動手術,裂口離心臟太近。”他追問了醫生一句:“不動手術,我老婆怎麼辦?”電話那頭沉默了一下:“……可能活不過3天。”

  這3天是一個巨大的煎熬,楊長生悱惻難眠。他害怕聽到妻子死亡的消息,卻又不得不做好隨時接受妻子死亡的心理準備。“我和她一起在熬,在求生。”

  3天后,周群度過危險期,並於一個月後出院。事實上,她接下來又成功地活了近兩年。CT掃描顯示,周群的動脈夾層裂口附近堆積了大量的血栓,這些在正常人體內會引發各種梗阻、阻塞的致命碎片,卻在裂口處為周群堆積起一道生命之墻,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裂口的繼續擴大。用主治醫生徐藝的話説是:奇跡!

  捐獻

  對從死亡邊緣掙扎回來的周群來説,生死已經重新定義。如果沒有這個病,縱然前半生波折,她依然是一個失憶女兒和青澀兒子的慈愛媽媽,是一個在宣傳隊跳舞唱歌嘻嘻哈哈的樂天老太,是一個幫小區居民補衣服縫褲子的熱心大媽,她差一點就和上天和解了!

  兇症突襲,又合併多種病症,同樣位置的手術國內只有一個醫生有過一例成功的例子,周群對最後的結果已經了然。醫生那句“活不過3天”讓她耿耿於懷。默默地等待死亡,還是努力去做點什麼?她選擇了後者。不論工作期間她當報社的通訊員,還是義務到民政局充當啞語翻譯,當職工學校兼職教師。“達縣城裏一半人認識她!”楊長生説。她熱愛生命,不想平平淡淡地死去,想在世上留下一抹痕跡。她跟家人提到了姚貝娜,她在一檔很火的唱歌節目中喜歡上了這位與癌症抗爭的歌手。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但在臨死時每個人都平等了,周群準備對抗人生噩運。

  周群在急救中心的病房裏,很正式地跟丈夫提出遺體捐獻,“我不想就這麼死了,我的身體還有用,如果可以研究出一點東西,能給得這種病的其他人爭取一點機會。”楊長生幾乎是流著淚離開了病房。

  2016年7月,周群腎上腫瘤惡化再次入院,重醫附一院多科室醫生會診後認為,病人病情太複雜,手術成功的可能性基本沒有。她覺得是時候了,自己聯繫了重醫的遺體捐獻工作人員,鄭重地在捐獻表上簽了名字。

  從那時起,楊長生接受妻子捐獻遺體的結果。兩人從1976年在一起40多年,笑納了對方的邀請,參與了彼此的生命,生活的縱橫裂隙在歲月中彌合,在人生終點之時,唯願愛人走時坦然。

  永恒

  最終的離世,看起來是平靜的。2017年4月20日下午,一直精神萎靡的周群突然好轉起來,對丈夫交代完後事後,她困乏地閉上眼睛。過了一陣,她難受地指著自己的喉嚨,説不出話,楊長生把她扶高坐起來,讓兒子趕緊打120。

  急救車趕來時,周群已經離開了人世。楊洲為媽媽完成了未了的心願,他撥通了遺體捐獻協調員劉權的電話。楊洲送別了母親最後一程,隨一輛白色救護車,駛進重慶醫科大學的一個特殊區域。在那裏,醫生們向這位女性集體鞠躬,周群的眼角膜切下,移植到了兩個視力嚴重受損患者身上,手術很成功。

  重慶市紅十字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秦部長説,重慶人對遺體捐獻的接受度逐年提高。從1980年到2016年底,重慶登記遺體(角膜)捐獻志願者15818人,實施遺體角膜捐獻1756例,已讓2209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為了紀念這些大愛者,重慶專門設立了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所有捐獻者的名字都鐫刻在那裏,家屬每年清明可以去祭奠,那是他們留在這個世間永遠的痕跡。

  在周群的遺體捐獻證書上,有這樣一段話:周群同志在2017年4月20日與世長辭後,實現了捐獻遺體的生前夙願,為祖國的醫學事業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這種高尚的人道奉獻精神,將備受世人的崇敬與讚揚。(記者 廖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