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渝中區各中小學“四個一”活動打造惜福校園
原標題:就餐的學生多了,餐廚垃圾反而少了 渝中區近兩年在各中小學開展“四個一”活動打造惜福校園,樹立“愛物知恩、節用惜福”新風
人和街小學組織的“紅領巾跳蚤市場”。 渝中區文明辦供圖
幾年前,重慶29中食堂每天産生的餐廚垃圾超過400斤,而現在就餐的學生增多了,餐廚垃圾卻減少到不足200斤。這是29中食堂日常管理負責人看到的最直觀變化。
昨(16)日,記者從重慶渝中區文明辦獲悉,渝中區作為重慶市首批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區和德育工作示範區,近兩年在各中小學開展“實施一個儀式”、“抓好一個課堂”、“完成一份家庭作業”、“營造一個節用氛圍”等“四個一”活動打造惜福校園,樹立起了“愛物知恩、節用惜福”的文明新風。
一個儀式
就餐學生多了垃圾反而少了
學校的餐桌是一個文明窗口,它能直接反映出師生的文明素養。
29中食堂日常管理負責人介紹,自己2009年剛進校時,食堂每天有300多名學生就餐,産生的餐廚垃圾有400多斤。現在,在實施了“一個儀式”之後,雖然每天就餐的人數有500多人,但是垃圾減少到不足200斤。
所謂“一個儀式”,就是餐前唱誦“審己功德 量彼來處”,讓就餐學生思量功德善舉、粒米維艱、來處不易。
如重慶精一民族小學的同學在每天中餐前,由值班教師講解節儉宣言的出處和引申義,然後集體唱誦《鋤禾》及16字節儉箴言。結合排隊分餐、就餐、餐畢等環節的文明用餐教育,引導學生從不剩飯菜開始,做到感恩惜福。餐前惜福儀式的長期施行,不僅讓學生就餐秩序井然,更幫助學生從不浪費“一粒糧”“一份餐”開始,養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各班餐廚垃圾量減少約50%。
一個課堂
模擬交易算成本節開支
除了餐桌外,渝中區還抓好“一個課堂”,也就是在德育課上講“審己功德 量彼來處”的含義、淵源、如何踐行等,引導學生聯繫自身情況,反思自身是否真正做到“節用”、“助人”、“積福”。
如人和街小學確定了“紅領巾跳蚤市場”校本課程的核心思想,在語文、數學、信息、科學、品德、班會、美術等多學科中融入節用惜福的精神品質,從學科課程目標上有針對性地給孩子們傳授各類知識。
美術課上學習如何設計海報,品德課上體會分享、誠信的重要性,數學課上設計賬本和成本核算等等,各學科教師還依據年齡段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內容,將所學知識運用到了活動中。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該校就開展“以物易物”的二手物品交換節用行動,發展至今成為了廢舊物品再利用的“變廢為寶”交易展示活動。學生在學校創設的模擬市場交易環境中,要學會如何計算成本、核算收入、節用開支,分階段、有計劃地進行經營經費的規劃,培養學生節約資源的意識、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通過活動,學生進一步明白了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相應的收穫,體會到生活的不易,懂得為什麼要惜福、怎樣去感恩。
節用氛圍
惜福校園活動輻射近5萬家庭
除了在學校的學習互動之外,孩子們還要完成“一份家庭作業”,在家與家長探討如何理解做到“審己功德 量彼來處”,以小孩影響成人,建設良好家風。
如重慶精一民族小學請學生回到家裏給父母講解這八個字的重要含義,同時打造“微信家長學校”等系列平臺,開設“親子互動”、“心靈雞湯”、“家風學苑”等教育專欄,引導家長從家庭做起,讓家長和學生都懷善心、盡善責、行善舉。
“一年級懂禮儀、二年級會合作、三年級知感恩、四年級講誠信、五年級樂公益、六年級觀時政……”近兩年,渝中區先後啟動了兩屆中小學校德育品牌案例評選活動,渝中區46所中小學相繼開展各類特色主題教育活動,如環保時裝秀、創編“惜福童謠”、愛物惜用小發明、跳蚤市場、關愛社區老人等。
據統計,去年以來,全區中小學累計開展主題活動200多場,參與師生達54000人,輻射家庭48000個,涉及10余個部門,營造了一個“節用氛圍”。(本報記者 陳翔)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