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2017合江荔枝生態旅遊節開幕
開幕式啟動儀式現場 攝影 王均武
開幕式現場 攝影 王均武
市民選購荔枝 攝影 王均武
大而味甜的荔枝深收市民和遊客喜愛 攝影 王均武
百年荔枝樹 攝影 王均武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劉和平):七月盛夏,重慶高溫不下,成為名副其實的“火爐城市”,而在與重慶相隔不遠的四川合江丹荔飄香,為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清涼。7月19日,2017年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遊節分會場合江荔枝生態旅遊節在合江縣荔枝文化廣場盛大開幕。遊客可以摘鮮果,品美食,賞江景,遊古鎮,還可參與荔枝1元搶購、限時喝啤酒大賽。此次旅遊節活動將持續到8月30日。
奧運名果 品質保障
據了解,四川合江荔枝的栽培歷史有一千多年,是北半球最高緯度荔枝生産的集中區。獨特的地理條件孕育了獨具一格的非嶺南品係,其果肉中帶有淡淡的酸味,食之甜而不膩,爽口回香。近年來,合江縣將荔枝産業作為脫貧攻堅長效增收的主打産業之一,在長江、赤水河、習水河兩岸的適宜區域種植了30.6萬畝荔枝。並通過高換嫁接等技術,不斷改良合江荔枝的品質,按早熟品種佔40%、中熟品種佔40%、晚熟品種佔20%的比例進行合理佈局,精心打造出大紅袍、妃子笑、絳紗蘭、桂味、楠木葉、陀緹、帶綠、觀音綠、仙進奉、井崗紅糯、紅燈籠、馬貴荔十二個荔枝品種,被譽為合江荔枝的“十二金釵”。其中的“帶綠”荔枝,曾在2007年被北京奧運組委會評選為北京奧運推薦果品一等獎。
系列活動 主題鮮明
伴隨著一年一度的合江荔枝生態旅遊節盛大開幕,每晚還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荔枝佳肴"創意英雄"PK賽;合江荔枝一元拍;瀘州荔枝紅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暨荔枝紅電商平臺上線儀式;荔城"秀秀秀"卡拉OK挑戰賽;快樂階梯幼兒園“奔跑吧·寶貝”兒童趣味衝關比賽頒獎暨精準扶貧慰問晚會;金融系統專場文藝演出;銳博教育樂器風采表演展示大合江首屆"消夏之夜"啤酒狂飲大賽;天立國際早教中心親子錶演展示;致我們燦爛的童年—金視主持·美軒舞蹈藝術風采展示等系列活動將持續到8月31日。
大力行銷 助力脫貧
據合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外宣辦主任趙剛介紹,合江縣地處烏蒙山連片扶貧開發地區,是四川省省級貧困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萬戶8.2萬人。為暢通産業脫貧道路,這次荔枝節,按照“中心開花、輻射周邊、互動川陜、助力脫貧”總體思路,以荔枝為媒介,以系列行銷活動為載體,全力助農增收。據悉,合江縣將召開特色晚熟荔枝優質品種宣傳展示評優會,邀請多地專家、經銷商參加,參會規模達到200人左右。此外,合江縣還將開展荔枝省外市場宣傳直銷活動,在重慶市、西安市、貴陽市、遵義市10個荔枝直銷點進行荔枝宣傳、批發、直銷。在網上,合江縣已依託瀘州老窖電商,搭建起合江荔枝網上行銷平臺,通過京東、淘寶等大型購物網站進行銷售,確保讓更多地方的群眾吃到合江荔枝。通過系列銷售活動,合江荔農的收入將得到極大的保障。據統計,今年,合江荔枝産量約2000萬公斤,預計産值將達到10億元。
尊重歷史 正本清源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長久以來,關於楊貴妃所食用荔枝來自何處一直爭議不斷。荔枝不耐貯藏,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對荔枝有過這樣的描述:“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在《館驛使壁記》中記載,長安至嶺南的驛路,由長安經襄州(今湖北襄樊)、鄂州(今武漢市武昌)、洪州、吉州、虔州(今江西贛州)直達廣州,全長約4000里,若是嶺南荔枝,快馬加鞭日行500里,至少需要8天,等送到皇宮,荔枝已不能食用了。由此看來,楊貴妃所食荔枝來自離長安更近的四川合江顯得更為合理。宋《鶴林玉露》中記載,又如荔枝,明皇時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者,謂瀘戎産也。瀘,即指今日的瀘州市合江縣。自2015年以來,合江縣積極開展合江荔枝重返長安系列活動,通過系列宣傳品鑒活動,使西安市民逐漸認識和接受了合江荔枝。據悉,今年6月,西安大秦網已啟動“楊貴妃當年所食荔枝來自瀘州合江還是閩南?”網上大討論,同時著名的華陰老腔歌手來到合江,在《青春直播》網絡直播平臺上直播了荔枝林裏“一聲吼”表演,拉開“合江荔枝紅動長安”的序幕。
自駕路線推薦:
成都方向的遊客:從成都出發,沿成自瀘赤高速(G4215)成都至赤水方向行至分水互通,轉瀘渝高速(G93)瀘州往重慶方向,行至合江收費站下高速。
重慶方向的遊客:從重慶出發,沿瀘渝高速(G93)重慶往瀘州方向,行至合江收費站下高速。
赤水方向的遊客:從赤水出發,沿成自瀘赤(G4215)赤水往成都方向行至分水互通,轉瀘渝高速(G93)瀘州往重慶方向,行至合江收費站下高速。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