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第46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遊建平回渝
原標題:“我心中的南丁格爾精神,就是愛、責任、實力”
22日,陸軍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國際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遊建平載譽歸來。記者 平索茜 攝
給遊建平的頒獎詞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遊建平24年的護理生涯即是軍人氣魄、醫者仁心的代名詞。她是國際軍演中身兼數職、勇挑大梁的護理“尖兵”,她是援非抗埃前線中親力親為、攻堅克難的醫療隊總護士長,她是西藏高原上為災民控病防災、為我軍衛勤訓練保障四處奔忙的“白衣雪蓮”。她巾幗標兵的英姿總是站在傳染病護理工作最前沿,用“不留遺憾、問心無愧”的誓言直面挑戰。
21日上午,第46屆南丁格爾獎章頒獎大會舉行。陸軍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傳染科護士長遊建平獲得第46屆南丁格爾獎章。
22日下午,遊建平回到重慶,她説,獲獎對於自己而言是個鞭策,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心中的南丁格爾精神,就是用仁心和慈悲對待患者和官兵,用勇敢和擔當對待危險和災害,用能力和水準對待專業和國際交流,愛、責任、實力,這就是我的回答。”
選擇任務最重的一線
回憶領獎那一瞬間,43歲的遊建平依然有些激動,“上去領獎的時候,心情挺激動的,步子也走得挺快。”她説,獲得南丁格爾獎章是每個護理者的夢想,“但我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獲獎。”
遊建平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受父輩影響,15歲那年,她懷揣夢想考入了當時的第三軍醫大學。畢業時正逢醫院組建ICU病房,她主動請纓到風險最高、壓力最大、任務最重的一線去鍛鍊。
2001年底,她在全院護士長崗位競聘中脫穎而出,調任傳染科,成為當時醫院最年輕的護士長。成天與傳染病打交道,許多人一聽就發怵,但她覺得:“只要是患者需要的地方,就是我應該去的地方。”
到傳染科上任伊始,她就遇到肆虐全國的“非典”疫情,對年輕的遊建平來説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她組織救治護理了數百名疑似和留觀病例,為醫院在抗非戰役中實現零死亡、零感染的目標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也為以後面對禽流感、甲流等新發傳染病疫情的防控積累了經驗。
出國抗擊埃博拉疫情
2014年,具有極高傳染性和致死性的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8月,遊建平被抽調參加中國首批援非抗埃醫療隊執行埃博拉疫情防治任務,擔任醫療隊總護士長。
本次任務是中國軍隊首次大規模成建制執行海外救援任務,抽調的68名護理人員來自全軍11家醫院,沒有一個是遊建平以前認識的,且97%為非傳染病專科人員。
如何保證在救治過程中醫療隊員不被感染成為她首要解決的難題,遊建平向醫療隊立下軍令狀:“只要有一個工作人員感染,我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護士長。”
為接診第一個病人,遊建平帶頭第一個進入病房,在病房的時間突破醫療隊規定的兩小時極限,三個半小時才渾身濕透從病房出來。
小患者羅伯特在住院期間親歷了父親的離去,住院期間一直悶悶不樂,遊建平像對自己孩子一樣關懷他,教他跳舞、説中文、做遊戲,羅伯特出院時對遊建平護士長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並用中文説:“我愛你,中國媽媽!”
在利比裡亞70天,遊建平和隊員共接診患者112例,收治64例,其中疑似埃博拉患者59例,還為利方培訓軍人、警察、地方醫護人員和社區衛生骨幹1500多人,順利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目標。
因在援利抗埃中的突出貢獻,遊建平獲授全國“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中央電視臺對她進行了專訪報道。
多次參加高原訓練
作為一名部隊醫院的護士長,遊建平的日常工作與其他護士還有所不同。在野戰醫療所成立的十年間,遊建平既是“資深”隊員,也是護理專家,帶領護理團隊成功設計了批量傷員護理管理流程。
2013年,實戰化衛勤訓練成為醫院重點攻關課題。她是課題組的核心成員,經過深入地研究論證,創造性地構建了我軍首個實戰化衛勤研訓中心,並以衛勤專家的身份,光榮地成為全球首支“衛勤藍軍”成員。
從2014年起,高原衛勤保障成為醫院衛勤建設的重要任務。遊建平主動請戰,成為首批開赴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域高原參加聯合訓練和演習的衛勤隊員。
遊建平強忍著高原反應帶來的強烈不適,把模擬訓練場搬到高原,開展一線官兵自救互救技能模擬培訓。
除了高寒缺氧,高原駐訓還面臨冰雹雷電等氣象災害風險。2015年高原聯訓聯演中突遇雷暴天氣,3名戰士被雷電擊成重傷,其中一名脊髓性休克,一名心跳驟停,一名下肢廣泛蜂窩狀盲管傷。遊建平和戰友通宵對傷員進行了搶救、清創縫合手術、補液、抗感染等緊急治療,最後三名戰士全都轉危為安。
據悉,在遊建平之前,重慶曾有兩位護理人員獲得南丁格爾獎章,分別是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鮮繼淑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副主任趙慶華。(記者 林祺 實習生 梁瀅)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