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萬州:織密“民生健康網”
順應民需的健康惠民政策、大大小小的健康服務項目,無一不給老百姓減輕了醫療負擔,帶去民生福祉。
五年時間,重慶萬州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日新月異,趨於利好的變化如陽光雨露般浸潤在這片山水沃土之上,滋養著長江兩岸的百餘萬人口一步一步邁向康莊大道。
健康為民生之基,萬州區衛生計生人時刻未曾忘卻肩上擔負著的使命光榮。他們篤定信念與人民心心相惜,他們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砥礪奮進、奮發作為,他們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促進健康和衛生事業發展快馬加鞭,他們用汗水編織了一張萬州版的“健康網”。
縱深:1 惠民利民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
一字排開的看診臺前,村民們人手一份體檢報告單排隊入座,近日,筆者來到萬州區龍沙鎮何院村時,持續了約4個鐘頭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讓當地100余位村民更新了健康檔案。
然而,就在前不久于長灘鎮廟子村開展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現場,前來參加活動的村民亦是絡繹不絕,一張“明白卡”張貼上墻,有啥事撥打卡片上的電話,醫生上門來幫忙。
而今,走進各鄉鎮各村落,經改擴建之後的村衛生室面貌已是煥然一新,全區448個村衛生室建設達標100%,讓農村居民見證著家門口醫療條件的改善,有口皆碑。
累計投入4.08億元推動基本藥物在萬州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村衛生室實行“零差率”銷售,讓藥價平均下降30%左右;面向城區公立醫院逐步擴大範圍取消15%的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實現全覆蓋;實行“兩減三免”政策健康扶貧累計救助貧困患者23465人次,減免費用338.58萬元;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全區常住人口34.67萬人,建卡貧困人口實現全覆蓋;單獨、全面二孩政策平穩實施,落實計劃生育惠民政策兌現獎扶特扶資金1.53億元……
破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一直是區衛生計生人在實踐和不斷摸索中尋求的突破。
2011年以來,政府醫藥衛生總投入56.99億元,平均增幅15.15%,共出臺政策文件60余個,為衛生計生事業改革發展的順利推進提供有力的經費和制度保障。
縱深:2 滿足民需力求一“網”攬盡
如果説醫療服務體系是一張巨網,那麼萬州區衛生計生系統1200多個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萬餘醫療衛生行業工作者就是這張巨網的編織者,他們,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只為服務好人民健康生活而不斷發著光,發著熱。
過去五年來,“一村一室,一鄉鎮一院,一街道一中心”的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滿足了老百姓家門口就醫的基本需求。城區6家公立醫院各具特色各盡其長,在婦幼保健、發展中醫、科技興醫、人才強醫等領域奉獻力量。
通過一體化、醫療協作等方式深化綜合醫改,促進優質醫療資源逐步下沉,範圍由城市延伸至鎮鄉,由區內擴大到區外,組建起了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等5家醫院與區內44家基層醫療機構、4家民營醫院,區外雲陽、利川、咸豐等臨近地區4家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聯體。根據小區域特點“因地制宜”,在白土、龍駒鎮開展的“小醫聯體”試點,查補了人才技術短板,優化醫療實力,兩大片區7個鎮鄉15萬群眾就近就醫更加便利。
建成46個基層中醫藥綜合服務區;組建醫療救援、衛生防疫隊伍64支,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應急示範區;2011年以來開展經常性衛生監督3.6萬戶次,查處案件1154件,罰款193.79萬元,兩起案件被評為2016年“全國優秀典型案例”……區衛生計生委各級各部門成績斐然。
故事:醫療服務“接地氣”很暖心
77歲老人鄧承才是長灘鎮沙灘村1組的一位老住戶,由於數十年前就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加之家庭經濟困難,而後成為了村裏因病致貧的建卡貧困戶之一。
自2015年12月萬州出臺“兩減三免”健康扶貧政策後,老人告訴筆者,他日常看病住院的開銷明顯減輕了不少。加之他的家庭醫生陳勇隔三差五上門服務,更是讓老人少了許多舟車勞頓跑醫院的麻煩。
“單説去年吧,總共住院11次,做了2次手術,本來8萬多元的醫藥費,經過醫保報銷和醫院減免,最後只花了2萬多元。”鄧承才説,這些年,村裏的衛生醫療條件和服務可謂變化巨大,村醫服務越來越週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逐年擴展,讓大夥兒受益。他認為,如今的醫療服務已越來越“接地氣”,實實在在地滿足百姓所需,走進了大夥兒的心裏。
數讀:2011年來,政府醫藥衛生總投入56.99億元
2011年以來,政府醫藥衛生總投入56.99億元,平均增幅15.15%,為衛生計生事業改革發展的順利推進提供有力的經費和制度保障。
2011年以來,萬州完成葉酸補服7.32萬人、孕前優生免費健康檢查4.82萬人、宮頸癌篩查9.62萬人、乳腺癌篩查4.9萬人、孕婦産前出生缺陷篩查4.32萬人、補助農村孕産婦住院分娩5.86萬人。
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10年的5694張增加到2016年的10141張,衛生技術人員數由8836人增加到13714人,執業(助理)醫師數由2984人增加到4491人,註冊護士數由2815人增加到4429人,醫療衛生服務供給能力不斷增強。
與2010年比,全區人均期望壽命提高1.82歲,達77.82歲;嬰兒死亡率由7.32‰下降到4.2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11.63‰下降到6.31‰,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和健康保健水準居全市區縣前列。
全區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出院人數分別由2010年的399.43萬人次、17.01萬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733.84萬人次、33.9萬人次,基本實現“大病重病不出區、小病常見病在基層”。
萬州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由2009年人均15元提高到2017年的50元;並在建立政府投入保障、第三方評估機制的前提下,累計落實經費3.51億元,服務項目擴展至12類45項,群眾受益率達到93.18%,第三方評估城鄉居民知曉率89.45%。
短評
城區現代化的門診大廳裏,前來尋醫問藥的市民人來人往;鄉鎮村衛生室的小院壩裏,接受送醫上門的村民喜笑顏開。診療服務越來越到位,就醫環境越來越好,醫療手段越來越高……這一切,無不彰顯在過去五年的時間裏,萬州醫療衛生事業的大步向前,其背後更離不開衛生計生人踏實苦幹,以改善民生健康為己任的信念和堅持。是他們,帶來了老百姓健康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通訊員 張婷 王家惠)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