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戰士們的“兵媽媽”——全國雙擁模範陳莉萍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重慶江津,聶榮臻元帥故鄉,先後6次獲譽“全國雙擁模範城”。在帥鄉熱土上,有一名擁軍志願者陳莉萍,身為全國雙擁模範的陳莉萍,不僅是部隊編外指導員,還創建了“帥鄉兵媽媽俱樂部”,在33年擁軍路上,陳莉萍用慈母般的關愛著軍營中的兒子們。
“兵媽媽”陳莉萍與官兵們合影
“兵媽媽”陳莉萍為官兵們整理物品
戰士眼裏永遠的“媽媽”
1984年6月,陳莉萍擔任幾江鎮五福街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當年6月初,陳莉萍與武警江津區中隊簽下第一份雙擁共建協議。寒來暑往、春秋交替,一晃33年過去了。66歲的陳莉萍雖兩鬢花白,但照顧戰士卻依然不知疲倦,從未歇息。
每年元旦、春節、“八一”建軍節,陳莉萍組織擁軍自願者服務隊到江津武警中隊,為官兵們送去電腦、書籍、豬肉、花生等學習生活物品,並奉上精心準備的文藝節目。
每逢戰士們過生日,陳莉萍把戰士們請到家裏,親手為大家做湯圓、包餃子;空閒時間,陳莉萍還發動姐妹們到中隊為戰士洗補衣被,為大家送上鞋墊、山水畫片、花瓶等慰問品……
一次戰術訓練結束後,陳莉萍發現山東籍戰士薛強的作訓服背面被低樁網劃了一道口子,就立即找來針線幫薛強縫補。由於視力下降,陳麗萍手中的線死活穿不進針眼,食指還被針扎得血跡斑斑,後來乾脆找來放大鏡,借助放大鏡穿好線後才開始細細縫補。看到這一幕,薛強感動得熱淚盈眶,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的閘門,動情地喊了一聲:“陳媽媽,讓您受苦了!”
從那以後,薛強像變了個人似的,訓練場上生龍活虎,工作中積極主動,榮譽面前奮勇爭先……年底,薛強憑著過硬的軍事素質轉改士官並當上班長,陳莉萍得知後倍感欣慰。
和薛強一樣,在軍營的日子裏,戰士們總會想起陳莉萍關愛的點滴。吳志軍記得,一次自己在訓練時摔傷頭部,昏迷了好幾天。從受傷到恢復出院,陳莉萍一直守在身邊;來自貴州貧困山區的退伍兵陳賡記得,自己在部隊患結核性胸膜炎時,面對每天數百元的醫療費用一籌莫展。陳利萍一邊寬慰陳賡,一邊東奔西走地籌錢。
唐夫昌、寶東、建剛……每年建軍節前後,陳莉萍都會向四面八方的近100名“兵兒子”打去問候電話。
陳莉萍認為,擁軍愛軍,要讓戰士們熱愛軍隊,還要讓戰士學得知識,回家好創業致富。2002年起,陳莉萍與區農業局、農廣校積極聯繫,開辦“綠色證書”進軍營農業專業技術班、電腦培訓班。陳莉萍還發動雙星電腦公司與武警中隊結成共建對子,對官兵們進行電腦培訓,目前先後舉辦各類培訓班15期,有900多名官兵參加培訓,並獲得綠色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讓官兵們掌握一技之長,成為軍地兩用人才。
退伍戰士陳喬富就是獲益者之一。在部隊獲得“綠色證書”後,陳喬富購買4000多株柑桔苗回到家鄉貴州創業,而今已是當地有名的種植大戶。“謝謝‘兵媽媽’當年牽線搭橋!” 説起陳莉萍的往事,陳喬富至今很動情。
江津武警中隊退伍的老兵夏澤福,在上海創立了房産經紀有限公司。年收入100多萬元的夏澤福,放不下“兵媽媽”。母親節夏澤福不遠千里從上海趕到江津看望陳莉萍。
創建雙擁共建品牌
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全國優秀巾幗志願者、重慶擁軍優屬先進個人、重慶市十佳巾幗志願者、感動重慶十大人物提名獎……走進陳莉萍的臥室,一個個獎勵挂在墻上,熠熠生輝。然而,當大家都以為陳莉萍可以歇一歇的時候,陳莉萍卻又做了一個旁人都不理解的決定:創建一支擁軍隊伍,發動更多志願者,將雙擁共建的“接力棒”,更好傳遞下去。
“請加入帥鄉兵媽媽俱樂部微信群”,這是陳莉萍近日向一位新朋友發出的邀請。為提高“帥鄉兵媽媽俱樂部”影響力,這些年,陳莉萍克服年齡大,新知識接受慢等困難,學用電腦,開通微博、微信等,吸引更多擁軍志願者加入這個溫暖大家庭。
2001年,陳莉萍擔任居委會擁軍領導小組副組長期間,創建成立“帥鄉兵媽媽俱樂部”。江津首支擁軍愛軍志願者隊,由此應運而生。
好事多磨。陳莉萍挽起袖子,甩開膀子幹了起來。由於成立之初人員不到10人,開展文藝活動時經常人員緊缺,陳莉萍便動員身邊的親戚朋友、街坊鄰居,甚至朋友的小孩子參加演出。沒有經費陳莉萍又組織志願者們自掏腰包,你1元我5角,為部隊官兵送去毛巾、背心、香皂等生活必需品……
那些年,陳莉萍咬緊牙關,用瘦弱的身板硬接了不少來之不善的“攔路虎”。後來,陳莉萍義無反顧的行為在鄰裡被傳播開來,並逐漸被眾人理解與支持;再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受到陳莉萍的感染,投入到擁軍愛軍浪潮中來。
和陳莉萍年齡相倣的姐妹加入“帥鄉兵媽媽俱樂部”志願者隊伍,常年走訪軍營,開展文藝活動,成為新的“兵媽媽”;社會各界的志願者來加入兵媽媽組織,僅登記在冊的就有1000余名;單位企業也開始與武警江津中隊,消防中隊簽訂共建共約、協議,體悟軍民一家親的魚水深情;更多的外地人千里迢迢趕到江津,了解和學習“兵媽媽文化”……
2013年6月,為預防和減少火災、地震、泥石流等為群眾造成的損失,陳莉萍又依託俱樂部,成立帥鄉“兵媽媽”消防志願者服務隊。這是一支以60歲左右的老婆婆居多,小至20多歲、大至70歲的志願者組成的80余人的組織。每逢3.15、春節、元旦、中秋等重大節日,志願者們和官兵一起深入社區家庭、敬老院開展義務消防宣傳活動。目前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0萬餘份,成為江津消防宣傳的生力軍。
因為堅持,所以美麗。而今,全江津1萬多擁軍志願者常年主動參加擁軍活動,“帥鄉兵媽媽俱樂部”已成為江津雙擁工作一大亮點和品牌,多次獲評“重慶市擁軍優屬先進單位”“江津區擁軍優屬先進集體”。(供稿 圖/文 重慶市民政局 編輯 高爽)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