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跟著黨報去扶貧 漁業專家為潤溪鄉冷水魚養殖支招
重慶市漁業專家為彭水縣潤溪鄉冷水魚養殖支招——
因地制宜選品種 未雨綢繆拓銷路
有著豐富的冷水資源,想養冷水魚卻缺資金、缺技術、缺思路——8月16日,本報“跟著黨報去扶貧——重慶日報新聞扶貧大型公益活動”第七站關注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潤溪鄉的現實困境。稿件見報後,我市水産專家積極為潤溪鄉冷水魚養殖支招,建議當地因地制宜選好品種,未雨綢繆拓展銷路。
品種要根據流水情況確定
潤溪鄉地處摩圍山下。從海拔1500米的高山到海拔600米的河谷,摩圍山整個坡地的地面水、地下水最終都流到了山下的蓮花、麻池、涼水、岩角、肖家等5個村,而這5個村都是貧困村。
去年,涼水村成立專業合作社,嘗試冷水養魚,因為口感好,1萬多斤魚被一搶而空。村民們備受鼓舞,準備大展身手。可是,村民只會養“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和鯉魚、鯽魚等常規魚種。冷水中究竟養什麼魚效益更大,村民發了愁。
“常規魚種在冷水中不易生長,水溫要在20℃以上才行。而冷水魚怕高溫,清冷、潔凈、無污染的水環境最適宜它們生長,尤其喜高山活水。”市水産技術推廣總站推廣科科長、高級工程師翟旭亮説,目前,我市主要的冷水魚養殖品種有四類,鮭鱒魚、鱘魚、大鯢和土著冷水魚類。
其中,鮭鱒魚是當前我市冷水養殖的最主要對象,佔全市冷水魚養殖産量的2/3以上,主要品種包括虹鱒和金鱒等,以三倍體虹鱒為主;鱘魚養殖品種主要是施氏鱘、小體鱘、中華鱘和達氏鰉;土著魚養殖品種主要為“巫溪洋魚”(裂腹魚)、城口鱄魚(多鱗鏟頜魚)、雲南光唇魚、裸鯉、棘腹蛙等。
據介紹,鮭鱒魚生長水溫要求不高於20℃,稱為冷水性魚類;而鱘魚、裂腹魚生長水溫要求不高於27℃,稱為亞冷水魚。
“潤溪鄉想發展冷水魚,具體選擇什麼樣的品種,要根據當地流水情況來確定,如水溫、山泉流水量等。比如蓮花村的水溫在10℃左右,涼水村的水溫接近於常溫,可供選擇的優質魚種就不一樣。”翟旭亮表示會找機會對當地的水資源進行實地考察,再對症開方。
養殖基地建設管理要規範
市農委漁業處調研員吳中華則建議,當地應制定推行冷水魚養殖基地建設管理規範:設施標準要達到流水池建設標準化、進排水設施優化,有可靠的枯水期水循環利用設施、防洪安全設施以及除沙設施、增氧設施、養殖廢水處理設施;養殖技術標準要達到養殖品種良種化、飼料標準化、飼養技術標準化、環境友好標準化;産品品質標準要有品質安全控制點和控制措施,特別是要有産品品質分級標準,實現品質不同分級産品價位不同和優質優價,促進分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翟旭亮也表示,要想養好冷水魚,除了優選魚種,在魚塘設計、魚苗放養密度等方面都有講究,尤其要注意水質控制以及溶氧。
以養殖虹鱒魚為例,一般的虹鱒魚養殖場應建稚魚池和成魚池。稚魚池一般為圓形,面積10-30平方米,水深20-40釐米;成魚池一般100-200平方米,水深70-90釐米,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用水的自然落差來增氧。魚池均應統一標準,長方形、水泥結構,有利於飼養、管理和控制魚病,並符合虹鱒魚喜逆流的特性。魚池依山而建較為理想,進出水口處要安置攔魚柵。
多种經營發展冷水魚産業
發展漁業有風險,不僅是技術上的問題,還有市場風險。
“光是閉著眼睛養,不注意看銷路也不行。”吳中華説,不僅要養得出來,還要賣個好價格。
據了解,養冷水魚比常規養魚的收益要高出很多。目前我市彭水、秀山、城口等16個區縣都有冷水魚養殖,其中,城口、彭水、豐都、巫溪鮭鱒魚和裂腹魚養殖規模較大,武隆和奉節縣主要進行鱘魚養殖。我市生産的冷水魚産品主要是以活魚銷售為主,而且主要面向餐館供應,産品的深加工能力不高。目前冷水魚加工品種主要以冷凍品、幹製品、腌熏製品為主。
“産業鏈條短,終端産品單一,這是目前全市冷水漁業資源開發的通病。潤溪鄉要發展冷水魚産業,最好擺脫淺層次、低水準狀態,多种經營發展産業。”吳中華説,比如,讓冷水魚與旅遊休閒有機結合,發展休閒漁業就是一條好路子,由單一的冷水魚養殖向設施漁業、遊釣綜合漁業、景觀漁業發展。
吳中華表示,山區流水養殖的方式,註定不可能將規模做大,但分散經營,農戶往往難以承受風險。在發展冷水魚産業過程中,應鼓勵龍頭企業帶領農戶,或成立協會、合作社提供幫助,將分散的農戶擰成一股繩,這樣才能壯大冷水養魚這一特色産業。(記者 向婧)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