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能源環保>正文

武隆:脫貧路上奏響“綠色進行曲”

2017-08-29 14:02:36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武隆大洞河鄉停止採礦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脫貧路上奏響“綠色進行曲”

  8月25日,又一批市內外畫家深入到武隆區大洞河鄉采風,他們將用手中的畫筆畫出這裡的山水之美。

  “既要挖掘出來,更要推介出去。” 大洞河鄉鄉長彭勝平稱,近年來,鄉里挖掘出大洞河峽谷風光、大梁子原始森林、穆楊溝田園風光等山水資源,並探索“停止開礦大興鄉村旅遊”的轉型路徑。彭勝平説,“脫貧路上,我們奏響了一支‘綠色進行曲’。”

  轉型

  停止開礦打響“交通突圍戰”

  大洞河鄉原名叫鐵礦鄉。過去,這裡開採鐵、鋁、煤等,到2008年,該鄉礦藏開採年産值達5000多萬元。礦藏開採是鄉里唯一的支柱産業。2009年6月5日,當地雞尾山發生重大垮塌,多個礦廠被掩埋。

  隨後,鄉里關停了境內所有的煤礦。“當時損失還是大。”彭勝平坦言,原來7個礦廠年繳稅收100余萬元,解決300多個家庭主要勞動力就業。他告訴記者,“但繼續開礦,既破壞環境,安全隱患也不小。”大洞河鄉只有3個村,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初,除了幸福村,紅寶村是市級貧困村、百勝村是區級貧困村,全鄉有256戶貧困戶870人。

  停止採礦,又如何脫貧致富?經實地調查,大洞河鄉不僅地下有礦藏,而且地上還有大洞河峽谷、大梁子原始森林、穆楊溝田園、大佛岩群山等山水資源。大家一致認為,大洞河鄉可以轉型發展鄉村旅遊。要讓遊客上山,關鍵要有路。雞尾山垮塌後,別説出山的路,就連百勝村、紅寶村到鄉政府的路都斷了,兩村2000多名村民、300多名學生,都要繞道20公里到場上趕場、上學。鄉里決定,打一場“交通突圍戰”。

  在雞尾山,記者看到一條3公里長的公路橫穿垮塌遺址,解決了百勝村、紅寶村的斷頭路。記者了解到,該鄉還修建了42公里的産業路,並打通了到武隆、南川水江鎮的兩條出行山路;同時,該鄉還累計投資580余萬元,修建水廠1座和分散式水廠12個,鋪設48.4公里管網;投資400余萬元解決電力電壓問題;紅寶村、幸福村還實現了無線WIFI全覆蓋。

  護綠

  鎖定山水資源挖掘綠色脫貧路

  今年4月,大梁山風力發電項目啟動建設。隨著一條施工便道蜿蜒到海拔1948米的趙雲山山頂,施工人員發現莽莽青山叢中,卻盛開著數千畝的杜鵑花。

  8月25日,記者在此看到,一株株杜鵑花樹盤根錯節、姿態萬千,深厚的青苔與草坪碧綠髮亮。站在山巔,身後是貴州地界的萬丈懸崖,前方右側是雞尾山,在發生自然垮塌之後,這裡便建起了一座垮塌遺址公園;左前方是巍峨雄奇的大佛岩,綠的植被、褐色崖壁,宛如一幅國畫懸挂于天際。

  “既有山水之秀,更有人文之美。”大洞河鄉黨委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鄉先後發現挖掘了數千畝杜鵑花海、雞尾山垮塌遺址公園、大洞河峽谷風光、大梁子原始森林、穆楊溝田園風光、大佛岩和民間傳説的焦王寨、穆楊寨、八陣圖、練兵場等古遺址。該負責人稱,“鎖定山水資源挖掘綠色脫貧路。”

  據介紹,依託富集的山水資源和高山清涼氣候,大洞河鄉鎖定了“生態興鄉,旅遊富民”的綠色脫貧道路,編制《大洞河鄉鄉村旅遊規劃》,引導百勝村立足自身田園風光,並以石墻民居為依託打造“農耕文化”;紅寶村依託趙雲山植物園建設“生態植物園文化”;幸福村借助民間傳説、古遺址形成“歷史人物文化”,力求以文化為魂,為鄉村旅遊提神。

  目前,3個村分別建起了休閒廣場、景區安全便道、開放式WIFI等現代旅遊基礎設施。穆楊寨農耕文化園也於今年2月建成迎客。

  添彩

  6億社會資本激活鄉村旅遊

  在雞尾山遠眺趙雲山,一處黃墻紅瓦的房屋在綠樹林裏格外耀眼——這叫紅寶度假村。這是一個叫劉禹的外來老闆投資約7000萬元興建的,並帶動高山村民下山集中居住。

  “借力助推鄉村旅遊發展。”大洞河鄉村民不到4000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達900余人。彭勝平坦言,僅靠在家的村民,無法擔當起鄉村旅遊發展的重任,“必須通過招商引資解決資金、觀念等問題。”現在,紅寶度假村有鄉村旅遊酒店1個、農家樂30家,接待床位400余張;除了休閒廣場、電商服務中心,附近還有越野車比賽場地等。

  近幾年,大洞河鄉完善的基礎設施、豐富的旅遊資源,引來了10多個外來老闆投資約6億元,不僅助推該鄉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還帶動了外出務工村民返鄉創業。幸福村村民舒先永早年一直在外打工,見家鄉鄉村旅遊興起後,今年也回到村裏投資300萬元開辦農家樂。

  “在家門口打工就能掙錢脫貧。”貧困戶張洪與妻子都在紅寶度假村上班,夫妻倆月工資共有5000多元。他告訴記者,“以前下井採礦提心吊膽,現在景區打工舒心又掙錢。”據統計,去年,大洞河鄉共接待遊客10余萬人次,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2年的2800余元增加到2016年的9912元,3個村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首席記者 彭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