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山城故事>正文

熱心指路兩三年 盲人大爺心裏有張“重慶地圖”

2017-10-26 16:26:53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山城故事】熱心指路兩三年 盲人大爺心裏有張“重慶地圖”

杜大爺給路人指路。 本報記者 雷鍵 攝

  “老人家,我想到歌樂山公園,怎麼走啊?”

  “就在這兒坐262路車,制藥三廠轉車,坐280路到歌樂山南街,剩下的路就要個人走。”

  這樣的問路指路本很平常,可如果指路者是個盲人,全憑記憶就能給你指出各種公交路線,這就有點厲害了!

  近日,家住解放碑附近的盧女士撥打重慶晨報966966熱線,稱家附近的公交站有位擺攤的老人,常年幫人指路,不僅位置準確,線路簡單省時,還不收費。更令盧女士稱奇的是,這位熱心老人竟是位盲人,“簡直是個活地圖。”

  眼盲老人現場指路,堪比導航

  昨日上午,渝中區小什字公交車站旁,一位盲人老人在此擺攤。所謂擺攤,不過是一個板凳撐著一塊木板,上邊擺了幾包面巾紙、幾個紅包信封和一排擺放整齊的《重慶晨報》,每樣東西都是1元錢。

  早高峰剛過,公交站上聚集的人卻並不見少。“老爺爺,得意世界怎麼走?”上午10時,一位衣著時尚的年輕人從公交車上下來,似乎是被弄混了頭,只好向老人求助。

  年輕人剛了口,才發現老人看不見。“哦哦,對不起。”年輕人轉身要走,卻被老人叫住。“等哈等哈,我曉得,你順著這條路一直往上走,穿過解放碑後再找個人問一道,馬上就找得到。”老人牙都掉光了,説話含糊不清,路線卻指得簡單明瞭。

  見有人能指路,公交站上不熟悉線路的市民或外地遊客趕忙聚過來。

  “我要到龍洲灣,怎麼走啊?”“三峽廣場要坐幾路車?”“巴國城,我到巴國城,怎麼坐車?”問題一個一個,老人目不能視,不知道該衝著誰説話,乾脆挨個報起來,一條條複雜公交線路,就在老人的簡單描述下,變得清晰明瞭。

  這時候,眾人也發現了老人眼盲,都有些詫異:“盲人還能指路?這是多熟悉重慶城區”“地圖都在腦子裏了,堪稱‘活地圖’”。

  雖然看不見,但老人耳朵好使,聽見眾人如此評價,樂呵呵的表情出現在滿是滄桑的臉上。

  重慶晨報記者在報攤旁守候時,前來問路的人還真不少。老人總是非常熱心地回答,臉上沒有一絲不耐煩的神情,説得明明白白。很多問路人話説出口了,才發現他是盲人,既感謝,又佩服。

  他熟悉重慶的每條公交線路

  這位盲人老人名叫杜文其(音),四川人,77歲,在此擺攤已經兩三年。1975年,他從家鄉來到重慶,加入了當時最常見的職業——“山城棒棒軍”。

  那個時候,杜文其還是個年輕小夥,人勤快,做事不等不靠,哪兒活計多就到哪去,主城區的公交車他幾乎都坐遍了。那時候,他心裏就有張“重慶地圖”了。

  這力哥一當就是40年,直到前兩年,老人因意外雙目失明,這才開始在公交站邊擺攤。擺攤賣的東西也不複雜,常年都是“老三樣”——紅包信封、面巾紙和重慶晨報。

  “一上午賣不了幾個錢,主要是解悶。”剛剛又給兩個去重醫附一院的姑娘指了路,杜文其才得空説兩句,為啥這麼熟悉重慶的公交線路,一是因為當了40年棒棒,走遍了重慶城各個地方,二是這兩年擺攤,來問路的人多,自己也想發揮餘熱,做個“導航員”幫助大家,就認真了解了不少公交線路。

  “只是幫忙,從來不收費的。”杜文其特意強調了一下。

  新開的公交線路或是公交改道了怎麼辦?老人笑呵呵地説,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平時和環衛工及周圍商店、擺攤小販等人都混得很熟,經過從此處站點的公交車,如果有線路變更或是改道的情況,他們都會告訴老人。加上平時問路的人多,如果問到杜文其不清楚的線路,他都要求教周圍人,搞清楚了才算完,“這也是與時俱進。”

  憑著細心收集來的信息,杜文其不斷修正著自己心中的地圖。“問得最多的也就是各家醫院、景點、車站、勞動力市場。”杜文其説,有的時候,他也會在朋友的陪伴下出去走走,也明顯感覺到了這座城市的變化:很多新修的馬路特別寬,不用看,站在那兒,就能體會到敞亮。

  對人熱心,別人也用熱心回應他

  杜文其也結識了不少朋友。很多人剛到重慶的時候,都在這兒問過路,有些賣茶葉的小販,還特意帶點茶葉來報攤找到他,表示感謝。還有的挑著擔子進城賣水果,不認得路,杜文其給他指路之後,每次路過就會專程送幾個果子來給他吃。

  “老人家為人仗義熱心,我們都把他當自己的長輩一樣尊敬。”在附近賣盒飯的胡師傅和杜文其是老相識,杜文其的年齡和胡師傅的父親相當,胡師傅就將老人當成自己的長輩。不但每天中午都會請杜文其吃一頓盒飯,還會每天攙扶著杜文其回家(杜文其的家就在車站附近)。

  車站旁彩票店的老闆也是個熱心人,碰見個颳風下雨的天氣,會第一時間跑到老人的攤子前幫忙收攤,攙扶老人到店裏避雨。“老人家這麼大歲數了,還這麼熱心,我們後輩不能落後。”

  杜文其説,自己一直有個心願,就是能多到渝北走一走,“聽説兩江新區建設得特別漂亮,我很想去逛逛。”老人説,這座城市正在越變越美,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在美景中,心裏也透著光量。(記者 景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