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專題>正文

環保産業正在迎來創新拐點

2017-11-01 14:43:57 | 來源:中國環境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環保産業正在迎來創新拐點 標準驅動,産學研合作繼續深化,技術成果開放共享,環保從設施化向産品化轉變

  “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研發,經歷了近40年發展,中國環保産業創新到了一個新拐點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在出席第六屆中國鹽城國際環保産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環博會”)新形勢下環保産業創新發展大會時表示,新的原創性技術不斷在市場上涌現,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合作為載體的創新發展模式正在形成,環保産業進入創新突破和發展顛覆性技術階段,由此也必然引發産業理念、格局、市場形態和盈利模式的深刻變革。

  創新因素之一:産學研平臺建設

  不斷推動産業創新平臺的建設,通過完善産學研機制和技術開發應用成果轉化及共享機制,提升環保産業整體科技創新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環保上市公司累計的專利數達到5000項以上,其中發明專利將近2000項,這些技術的應用為推動整個行業進步,産品升級換代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産學研一體的合作模式,為科技成果的進步助力頗多。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説,産學研合作是一個很好的形式,通過把大學、院校研究的技術與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接軌,完成成果的轉化。”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介紹,清華大學把校外第一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建在鹽城環保科技城,主要進行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和工程驗證,為大氣污染治理提供新方法、新技術,成果對企業開放共享,提供關鍵技術攻關。

  作為中國東部沿海唯一的國家級環保裝備高新技術特色基地,鹽城環保科技城目前集聚了包括5家央企、24家上市公司在內的規模以上環保重點企業。同時,與中科院、清華、復旦、南大、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等著名院校合作建設的國家級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技術交流轉移中心等也紛紛落戶園區。

  “近年來,鹽城環保科技城不斷推動産業創新平臺的建設,通過完善産學研機制和技術開發應用成果轉化及共享機制,提升環保産業整體科技創新能力。” 鹽城市副市長陳紅紅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成果通過平臺轉化為現實生産力並得到廣泛推廣,越來越多的人才和項目也在此匯聚,一個蓬勃的創新創業氛圍正在形成。

  創新因素之二:標準驅動

  非電行業將是下一階段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低成本高效煙氣治理技術以及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控制等是重點研發方向

  除了産學研一體讓企業、科研機構不斷創造和共享環保科技研發成果,標準在促進科技創新上的作用也越發明顯。非電力行業超低排放就是受標準驅動不斷進行科技創新的領域之一。

  “當前,非電行業執行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不足以解決污染物排放問題,相關標準的修訂任務十分緊迫。”郝吉明認為,標準驅動已成為環保産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因素。隨著電力行業到2020年實現超低排放,非電行業將是下一階段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

  “非電行業在特別排放限值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推動實施超低排放是必須的。從對非電行業的控制技術來説,在前期基礎工作及國家‘十三五’重點專項支持下,可以為非電行業發展超低排放做好技術儲備。”郝吉明表示,目前,相比電力行業的排放標準,非電行業仍較為寬鬆。

  以水泥行業為例,其主要排放物是氮氧化物,目前執行的特別排放限值是320mg/立方米。他認為,對水泥行業氮氧化物設置100mg/立方米的超低排放值是可行的。而相比電力行業,仍寬鬆一倍。

  郝吉明指出,不僅是水泥,玻璃、鋼鐵、焦化、陶瓷等非電行業都有一定的減排空間。因此,應加大相關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創新,為非電行業執行更低排放標準提供技術支撐。比如低成本高效煙氣治理技術以及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控制等都是下一步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研究方向。

  創新因素之三:顛覆性技術支撐産業未來

  從設施化向産品化轉變,産品在形成標準化、個性化、系統化過程中,對材料、控制系統、監測系統等都提出了新要求

  歷時3個多月,8個創新型節能環保項目從全球200多個參賽者當中脫穎而出,在環博會同期舉辦的首屆“綠巢”環保創業大賽展開最後角逐。經過“2分鐘視頻路演+5分鐘現場路演”新模式的評選,最終大賽特等獎被“八度陽光”太陽能電池項目斬獲,“工業廢鹽綜合利用技術”項目和“超導磁吸附分離土壤重金屬清洗技術”項目獲得此次大賽的一等獎。而這一大賽只是眾多環保創新創業模式的代表之一。

  “顛覆性技術是支撐産業未來的重要因素。”曲久輝認為,隨著新材料、生物、智慧化技術的應用發展,環保産業和技術一定會有顛覆性的變革,這包括原理和理念的顛覆,技術和材料的顛覆,裝備和工藝的顛覆,也必將會導致創新主體、創新模式和創新機制的深刻顛覆,

  “現在談到的技術很多都是工藝,但我認為將來水處理的技術應該不叫工藝,而是産品。設想一個污水處理廠不再是佔地很大的設施,而是由一個個模組産品組成的系統,不僅佈局緊湊,同時自動化水準很高。”曲久輝判斷,未來的環保産業發展將從設施化向産品化轉變,他最近一直關注磁分離、超聲、微波等物理技術,這些技術無一例外是通過小型化設備解決從設施到産品的問題。

  曲久輝指出,産品在形成標準化、個性化、系統化過程中,對材料、控制系統、監測系統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未來環保企業間的競爭不在工程的競爭,而是在産品。這種商業模式的改變一定可以使環保産業真正變成一個從朝陽到蓬勃發展的産業。(記者 徐衛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