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不買産品不讓走 老年人消費這些坑咱得繞著走

2017-11-03 18:37:19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社會民生】不買産品不讓走 老年人消費這些坑咱得繞著走

萬州區消委會工作人員現場查看老年保健品商家資質。萬州消委會共供圖 華龍網發

  近年來針對“銀發族”的消費陷阱層出不窮,花招也五花八門。這些消費陷阱不但讓老年人的積蓄受損,還讓老年人的身心受到極大的創傷,進一步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關係。近日,重慶市萬州區消委會發佈老年人消費糾紛典型案例,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注意防範保健品銷售等消費風險,避免落入消費陷阱。

  》》》案例1:大爺為免費領取糧油參加講座 不買保健品不讓走

  今年5月17日,王大爺與幾位老人在萬州區和平廣場鍛鍊身體時,有人向他們發放保健食品的廣告宣傳單,並上前邀請老人們參加免費健康講座。王大爺開始不願意去,但對方非常熱情地稱包接送,並在某酒店安排了午餐,加入會員還可以免費領取糧油,王大爺隨即決定前往。

  到某酒店後,王大爺發現共有上百人聽課。主講人自稱健康專家,不停宣傳“蜂膠”等保健品的神奇療效及健康床墊治療失眠的功效。

   聽完課後,老人們被逐個安排做免費體檢,並一直被人推銷,王大爺原不準備購買,但工作人員不讓走,極力勸説,並承諾“隨時可以退貨”,在“動之以情”的説服下王大爺花3200元購買了12瓶“蜂膠”。

  回家後王大爺感覺自己被騙,又不敢和兒女説,第二天,他電話聯繫商家要求退貨,被商家拒絕,王大爺只好求助當地消委會。

  接到投訴後,重慶市萬州區消委會聯合工商、食藥監、公安到現場調查得知,這家開展健康講座的醫療公司營業執照、産品合格證等手續齊全,但是其治療效果涉嫌誇大宣傳或虛假宣傳。而且經營者承諾過“隨時可以退貨”,現在不予退貨就是違約行為。經現場調解,經營者同意為王大爺等3位老人退貨。

  》》》案例2: 迷信“名牌”治療糖尿病有特效 回家發現“名牌”蜂膠變“雜牌”

   今年9月25日,73歲的沈婆婆應邀參加萬州某生活館的活動,隨後被生活館推銷的某名牌蜂膠宣傳廣告及現場講解吸引。據沈婆婆描述,該公司聲稱自家生産的蜂膠含黃銅量高達7.4%,治療糖尿病有特效。在天花亂墜的推銷下,沈婆婆信以為真,心動地買下一盒。

  回到家後,沈婆婆發現包裝盒上的商標並不是名牌,而是不知名品牌。隨後她屢次找到商家退貨,商家用各種理由拒絕,沈婆婆的家人找到工商部門維權。

  工商部門通過調查得知,商家誇大産品功能,虛假宣傳療效,使沈婆婆陷入錯誤認識,從而購買商品。商家在主觀上存在誤導行為,客觀上也造成了消費者不必要的損失,依法應當退貨。經調解拿到退款後的沈婆婆開心地説:“再也不會為了一點小便宜被商家哄了”。

  打擊“騙老族” 構築老年消費安全防火牆

  重慶市萬州區消委會負責人柳炎林介紹道,近年來侵害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權益的投訴逐漸增多,特殊群體消費糾紛問題日益凸顯。原因在於老年人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總體上防範意識較弱、維權能力較低,容易成為不法商家欺騙的對象。

  “老年人經常容易受到一些“免費”的誘惑,一些不法商販利用老年人心理特點,打著‘免費’的旗號,送一些‘免費’體檢、‘免費’試用等小恩小惠,讓老年人逐步進入圈套。”柳炎林説,“一些商家還大打‘親情牌’, 甚至以老年人的‘子女’自稱,對老人噓寒問暖、充滿關懷。老年人往往因為這些感情欺騙動搖,心軟加耳根軟,因為相信而去購買虛假産品,上了當而不自覺。”

  為維護老年人合法消費權益,重慶市工商局萬州區分局以嚴查市場主體準入、強化市場行業監管、聯合社會共管共治等措施,全面構築老年消費安全防火牆,給“騙老族”予以沉重打擊。

  該局加強對從事保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經營的登記審查,依法登記管理涉老市場經營主體。同時,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商品品質檢測和保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市場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非法經營、非法行醫、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行為。

  為確保監管無死角,該局還充分發揮“一會兩站”的作用,動員村居“兩委”的力量,對老年人進行防騙宣傳,同時發動他們關注保健品、醫療器械等推銷攤點和舉辦講座活動,對各種可疑情況進行監督和警示,發現情況及時通報工商、食藥監等部門,從源頭上防止老年人上當受騙。

  “我們還提倡社會給老人們更多的關愛,呼籲子女日常多和老人溝通聯繫,將最新的資訊傳播給老年人,潛移默化地影響老年人的消費觀念。當老人面對疾病困擾時,多提供情感支持,幫助老人積極面對疾病和衰老。”柳炎林説。(記者 祝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