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山城故事>正文

“婆子媽也是媽!”老公去世她照顧婆婆22年

2017-12-20 17:15:32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提起張如秀,無論是鎮幹部還是村幹部,乃至村民都對她讚不絕口。 

  丈夫因病去世 她撫養2個孩子贍養公婆

  “22年前,娃兒他爸因病去世,那時我才31歲,大兒子付俊10歲,小兒子付春曉1歲多。親朋好友,甚至公婆都勸我改嫁,但我沒同意,堅決要留下來。”張如秀一邊給婆婆擦臉,一邊講述22年前的事。她想撫養2個年幼的孩、贍養2位老人,替丈夫擔起家庭的責任。

  現年53歲的張如秀,家住重慶開州區臨江鎮七星村1組,在臨江鎮她可是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人,只要提起她的名字,無論是鎮幹部還是村幹部,乃至村民都豎起大拇指對她讚不絕口,因為她不僅是一個孝敬婆婆的好兒媳,還是一個愛護孩子的好母親。

【山城故事 圖文】“婆子媽也是媽!”老公去世她照顧婆婆22年

  1995年9月,家裏的頂梁柱——張如秀的丈夫付徵述因病去世,一直在家裏帶孩子的張如秀立即陷入了困境,“每天腦子裏都是空白的,早上5點起來去種莊稼,常常一個人淚流滿面。”親戚朋友乃至公婆見狀,為了孩子勸她改嫁,但她卻堅決反對,執意要留下來,照料這一家,替死去的丈夫盡一份責任,也是盡一個母親的責任、盡一個兒媳的責任。就這樣,她強忍住失去丈夫的悲痛,每天要做繁重的體力活,還照料2個年幼的孩子,又要照顧失子之痛的公婆。

  看著這樣孝道、賢慧的兒媳,老人心裏也有了一些慰藉,也有了精神寄託,“儘管我們身體不好,但還是幫她照看下孩子、做一些煮飯洗衣的家務活,減輕她的勞動負擔。”84歲的婆婆張華群表示。 

  公公去世 婆婆招了一個上門女婿

  1996年7月,原本身體處於亞健康的公公付家生也因病去世,家裏接連就走了2個主要勞動力,所有的勞作活都放在了張如秀身上,但她仍然選擇繼續留下來,照顧2個未長大的孩子,照料老來喪子、老來喪夫的婆婆。“只想著讓這個家不散,把孩子撫養長大。”張如秀説。

  看著兒媳每天不辭辛勞、起早貪黑,早把兒媳視為女兒的婆婆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於是暗地托熟人替兒媳物色一個對象,前提是男方要住進女方家裏,對2個孫子要好、對張如秀要好。就這樣,1996年12月,在婆婆張華群的張羅下,張如秀與31歲的王修高喜結連理。“公公去世後,看著我每天干著男人的體力活,把我當女兒的婆婆準備招一個上門女婿,儘管我不大情願,但看著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有些體力活,我一個女人家確實幹不了,家裏也確實需要一個勞動力,我只好同意。”張如秀説。

  “我是被張如秀這份善良、這番孝道所打動,願意‘倒插門’,幫她分擔體力活、家務活,願意與她一起撫養2個兒子、贍養婆婆,與她共同撐起這個家。”王修高告訴記者。 

  “她在多久我們就照顧她多久” 

  “婆婆媽也是媽。”如今,媽媽的身體越來越差,不但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壓,還患上了糖尿病、孝喘病,儘管在吃藥,但她被折磨得痛苦不堪,我寧願這些病都落在我的身上,因為婆婆身體吃不消,我還能扛得住。”張如秀有些哽咽。婆婆身體每況愈下,為給婆婆治病,張如秀把積攢下來的錢,都用在婆婆身上,平均每個月要花費數百元的藥費,病情嚴重的時候,她會背著婆婆上醫院住院,一花就是數千元的費用,但她從不吝嗇。

  當張如秀還在餐廳工作時,有時夜裏9點過下班回家後發現婆婆生病,她趕緊背著婆婆去醫院,折騰到淩晨3點才回家,第二天一早又得上班。患病後的婆婆連飲食起居都不能自理,張如秀總是體貼入微地為婆婆洗臉擦身、梳頭換衣,從沒在婆婆面前説過一句氣話、重話,更沒有絲毫怨言怨氣。 

  “有一次,奶奶把大便拉在身上了,奶奶自己聞起都想吐,可媽媽卻像失去嗅覺一樣,給奶奶洗澡、洗衣服。”張如秀的大兒子付俊説。

  22年過去,張如秀的2個兒子一個已參加了工作,一個正在讀大學,每天照顧婆婆成了張如秀最重要的事, “她在多久我們就照顧她多久。”張如秀説。

  “像她這种女人太少了,儘管丈夫去世了,她卻執意要堅守在家裏,盡職盡責履行她一個做母親的職責、履行一個作兒媳的職責,並且還把2個孩子培養成大學生,值得我們全村婦女學習。”七星村婦女主任吳三燕表示。

  “張如秀不僅詮釋了什麼是‘孝順公婆的好兒媳’,更為我們樹立了‘孝順公婆的好兒媳’的榜樣,我鎮將以她為榜樣,號召全鎮的婦女同胞都向她學習,學習她這種孝愛愛親的精神。”臨江鎮副鎮長杜晶表示。(上游新聞-慢新聞記者 柳青 通訊員 熊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