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文化>正文

重慶舞蹈團《木偶情》登央視 弘揚非遺文化

2018-01-08 11:13:47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昨天圓夢央視這群重慶姑娘 猜猜最大多少歲

【科教 圖文】重慶舞蹈團《木偶情》登央視 弘揚非遺文化

出發去北京前。 受訪者供圖

【科教 圖文】重慶舞蹈團《木偶情》登央視 弘揚非遺文化

央視播放畫面。 本報記者 石亨 攝

【科教 圖文】重慶舞蹈團《木偶情》登央視 弘揚非遺文化

央視錄製前合影留念。 受訪者供圖

  昨日下午5點30分,中央電視臺CCTV-3正在播放舞蹈類欄目《舞蹈世界》,70歲的羅筱玲坐在位於重慶南岸區的家中,正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螢幕上的自己和團裏那20多個年齡都超過了50歲的老姐妹。

  《舞蹈世界》的舞臺上,一段名為《木偶情》的群舞正在表演,這是羅筱玲、宋斌和20多個渝中區半島舞蹈團的阿姨,為了展現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巴渝木偶戲特意編排的舞蹈。

  高強度動作編排,完美演繹“木偶”

  《舞蹈世界》的舞臺上,在歡快的節奏中,重慶市巴渝木偶戲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車渝江高舉著木偶從女舞者中飄逸而來,簇擁著這個動作靈活的木偶,舞蹈演員們快速而優美地轉換著舞步,飄逸的紗裙下,迅速而節奏感極強的動作將木偶通過關節帶動全身動作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快速而整齊的動作和多變的隊形是一大特色。最快時,一個八拍的音樂中,每個節奏點都需要踩著鼓點變化動作,而最終呈現的動作,24個舞蹈演員的節奏與動作幾乎完全一致。她們有時像婀娜的嫦娥,有時又恍若同一個人牽扯下的提線木偶。

  “即使是年輕人,做這麼大強度的動作、還這麼統一都困難,她們真的太了不起了。”昨日下午,看著電視中阿姨們的表演,陪著阿姨們排練舞蹈半年多的工作人員何婷這樣感嘆。

  展現在全國觀眾眼前這精彩的幾分鐘,是半島舞蹈團20多位阿姨近一年的辛苦成果。

  渝中區半島舞蹈團組建於去年初,成員全是渝中區文化館從全市喜歡舞蹈的退休人員中海選而來,“其中,很多都是非專業的,但是熱愛跳舞。”團裏年紀最大的70歲,最小的也有52歲。成團以後,半島舞蹈團就開始編排展現重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風采的《木偶情》。通過這段舞蹈,阿姨們獲得了重慶市多個廣場舞比賽的大獎。

  每天排練8小時,24人節奏恍若1人

  去年9月,渝中區文化館向CCTV-3《舞蹈世界》欄目組報送了舞蹈《木偶情》表演碟,並成功通過欄目組的選拔。欄目組告訴阿姨們,“11月,請你們來央視參加錄製。”

  這讓阿姨們既興奮又緊張,“那是全國大舞臺,我害怕呀。”回憶起當時複雜的心情,一直覺得自己舞蹈只是業餘水準的朱映雪説,當時自己和很多團員都沒有信心。

  “上央視”,這個目標讓阿姨們決定破釜沉舟,這群平均年齡已58歲的阿姨,開始了連續一個月每天8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她們來自重慶主城的各地,但每天早上9點,她們就已經準時集合。練習一直要持續到下午5點,中午,阿姨們會拿出自己從家裏帶來的便當,簡單吃個午飯。

  舞蹈動作跟不上,一遍遍地練,怎麼讓動作的每一次停頓更像木偶更統一?阿姨們給出的答案是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練,“為了統一細小的時間差,一個動作保持五六分鐘是常事兒。”54歲的胡永玲回憶,有時候一個動作就要單腿站立幾分鐘,很多人到最後關節都練發炎了。

  統一不僅來自於動作,還有步伐和眼神,舞蹈中的每一個動作,阿姨們都經過討論,規定了眼神看的方向。“兩點鐘方向”“四點鐘方向”,是排練中經常聽到的術語。

  不斷練習,讓阿姨們進步神速。此前,記者前往位於兩路口文圖大廈的排練大廳觀看排練時,阿姨們的舞蹈動作整齊得讓人嘆為觀止,24個人統一的腳步聲如同一個人,24雙腳同時發出的聲音,甚至蓋過了音響中發出的背景音樂聲。

  她們説,上央視是為了圓夢

  去年11月21日,阿姨們在北京完美地完成了錄製。為了能在央視展現完美的演出,雖然舞蹈團中的很多阿姨都出現了病痛,但沒有一個人選擇放棄,“追夢“,是其中大部分阿姨堅持的原因。

  羅筱玲是舞蹈團裏的大姐,70歲高齡,當了一輩子舞蹈演員,有著大姐大的魄力,“她也是我們的主心骨。”舞蹈團的姐妹們這樣説。這是羅筱玲第二次上央視,第一次是在2014年,在央視的舞臺上給關牧村伴過舞,“我當時就覺得,要是能再上一次央視就好了。”沒想到,再次上央視,自己就成了舞蹈的主角。

  比起羅筱玲,62歲的宋瀕對這次“央視行”的珍惜更甚,“我一輩子的夢想就是當舞蹈演員,可年輕時卻因生活放棄了夢想。”而這一次,在家人的支持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她們終於,圓夢央視。(本報記者 石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