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南岸區探索 用“共享+”提升城市品質
原標題:共享廁所 共享車位 共享單車 共享圖書…… 南岸區探索 用“共享+”提升城市品質
南岸區投放的共享電單車。
街頭的共享衛生間指示牌。(本欄圖片由南岸區委宣傳部提供)
共享經濟,是當前炙手可熱的經濟話題之一。
能否將“共享”運用到城市管理中?能否找到社會資源與市民生活的最大公約數,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為此,重慶市南岸區進行了一系列嘗試。
解決民生需求 獲市民點讚
4月1日,南岸區天文街道水雲路公交車站,正在等候公交車的李婆婆突然想上廁所了。但附近沒有公共衛生間,怎麼辦呢?
70歲的李婆婆還是很“潮”的。她抬頭看了看旁邊的路燈桿,上面有左右兩塊指示牌,藍底白色的“共享衛生間”幾個字十分醒目。左邊的牌子上,寫著“✕✕串串香”“✕✕火鍋串串”“✕✕售房部”;右邊則寫著“城南家園4組團公廁”“✕✕超市”“長生橋樞紐站公廁”。
“✕✕串串香最近,就在旁邊。”李婆婆看罷指示牌,徑直向這家餐館走去。
李婆婆説,她就住在附近的城南家園公租房小區。自從街道創立了“共享衛生間”後,她出門就再也不擔心“如廁難”了。
據了解,位於江南新城的天文街道正處於開發建設期,常住人口10萬人,轄區內僅建成投用6個公共衛生間。去年底以來,天文街道運用“共享”理念,呼籲社會單位免費開放自有廁所,目前已有51家餐飲、網吧、超市、酒店、物業公司等響應,新增廁所蹲位300多個,方便了群眾就近如廁,獲線上點讚3000余人次。
“天文街道共享公廁的做法,今年將在全區推廣。”南岸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底,南岸區還在全市首批投放了共享電單車,解決市民“最後一公里”的交通難題,同樣獲得市民好評。
資源充分利用 方便大家還能掙錢
3月30日,家住江北區的陳女士到南岸區亞太商谷辦事。那一帶公共車位緊缺,停車困難。然而,她卻通過“車位飛”APP,成功將車停在了亞太商谷的一個私家車位上。
這個車位的主人姓田,在巴南上班。每週一至週五的白天,田先生都會將車開到單位,晚上才開回來停在車位上。“與其閒著,還不如讓資源充分利用,方便他人。”田先生説,通過分享車位,他每個月可以收入300多元。
“在城市管理中,停車難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矛盾。”南岸區相關負責人稱,眼看著居民小區有大量私家車位空閒,而小區路面和市政道路卻因臨時停車而擁堵不堪,由此催生了“車位共享互助停”的想法。
2017年,南岸區引入重慶雲停智連科技公司,開發了共享互助停“車位飛”智慧停車系統和APP軟體管理系統,並在南坪商圈和南濱路沿線試點。截至目前,已有亞太商谷、玖璽國際、上海城一期、貝迪新城三期、華竹花園、宏聲大廈、喜來登大廈等7個物業項目共545個車位加入,泰正花園、東原錦悅、陽光華庭等3個居民小區也已簽訂協議。
據介紹,今年,南岸區將大力推廣該模式,計劃培育“共享互助停”小區20個,提供近1萬個共享車位。
參與社會治理 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除了已經落地的共享公廁、共享車位、共享單車,南岸區還在加快推進共享圖書——“南書房”自助書吧項目,預計4月中旬第一批書吧將投入使用。
據介紹,“南書房”自助書吧是一個可擺放50本左右圖書的小書屋,可擺放在輕軌、商場、公交車站、電影院等公共場所。市民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提供身份信息,從書屋裏免費借閱圖書,借走的圖書還可以通過掃碼轉借給朋友,接力漂流,讓更多的人分享閱讀樂趣;同時,市民也可捐贈自己的閒置圖書。
“全區將建100個自助書吧,第一批投放30個。”該負責人稱,自助書吧不僅可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還能引導閱讀者參與到維護書屋的項目中,變被動的公益行為為主動的公益行為。
“這樣的作用,其實已經體現在每一個共享項目中。”該負責人稱,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長期包辦社會事務的影響,我國公民的自治意識一直不強,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不高。但在“共享+”的助推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氛圍正在南岸形成。
“政府鼓勵共享衛生間,我第一時間就響應了。因為我們每個人出門在外,都有這個需求,大家就應該互相幫助。”串串香老闆潘玲告訴記者,她發現,自衛生間共享以來,前來方便的市民對環境更加愛護,衛生間比原來更加清潔。
“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共享車位中來,這樣我們開車到其他小區後,也不愁找不到停車位了。”田先生説,他現在一有機會就會給朋友宣傳共享停車,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共同解決停車難題。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