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智慧化改造 為傳統企業植入“智慧因子”

2019-03-20 09:23:30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智慧化改造 為傳統企業植入“智慧因子” 今年重慶將認定100個數字化車間和智慧工廠,並推動500家企業開展智慧化改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0-0042

上汽紅岩焊接車間機器人生産線大幅提高了生産效率。(上汽紅岩供圖)

  ■到2022年,重慶市將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慧化改造,全市84%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製造階段,64%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網絡化製造階段

  在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簡稱“上汽紅岩”)焊接車間,一線工人張健再不用手持焊槍在每台設備之間穿梭奔忙,他只需操作監控系統,進行生産指令下達,即可讓機器人完成所有工序。

  “有了機器人,生産效率和産品合格率都提高了,生産成本降下來了。”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走訪3家分屬合資、國有、民營3個不同所有制的汽車行業企業,都能聽到這樣的話。當前,圍繞高品質發展要求,數字化車間及智慧工廠等“智慧因子”已植入重慶市不少傳統企業生産全流程。

  上汽紅岩

  焊裝生産線投入25台機器人

  “滋滋滋……”隨著焊槍帶來一陣火花飛濺,20多個機器人揮動手臂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個完整的重型卡車駕駛室殼體就焊接完畢。

  3月14日,重慶日報記者在上汽紅岩焊接車間裏看到,這些機器“焊將”們24小時連軸轉,幹得熱火朝天。上汽紅岩焊接前期工藝開發主管孫雨介紹,這些機器人都是今年初投用的,用於生産符合國家第六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重型卡車駕駛室。

  “這條國六駕駛室焊裝生産線智慧化改造項目去年3月啟動,在今年初完成後,已達到讓老生産線相容生産國六新産品,以及提升焊裝駕駛室産能這兩個目的。”孫雨説,整條機器人生産線共投入機器人25台,目前焊接車間生産工序除了人工上料外,所有的裝配、焊接、轉運等流程全部由機器人完成。

  他表示,在國內重型卡車生産領域,使用整條機器人生産線的企業不多。上汽紅岩這條生産線投用後,生産效率大幅提升——以前30名工人每小時可生産11台駕駛室,而現在僅需6名工人操作機器人,每小時可生産15台駕駛室。

  “在大數據智慧化時代,汽車製造將變得更‘聰明’。”上汽紅岩總經理樓建平表示,上汽紅岩計劃未來5年投資20億元進行生産線智慧化“全盤改造”。整個工程分為三期,目前一期已投産,二期將於今年6月啟動,建成後企業生産效率將提升30%。在5年內整個三期項目建成投用後,上汽紅岩將實現“無人化生産車間”。

  長安汽車

  為汽車製造安裝“智慧大腦”

  在長安汽車兩江新區生産基地的衝壓、焊接、涂裝車間,隨處可見忙碌的機器人。3月15日,重慶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衝壓車間整個生産過程幾乎不需人工,全部由機器人和衝壓機“搭檔”完成;焊接車間採用同平臺多車型柔性共線生産、藍光自動檢測等自動化設備,機器人比工人還要多;焊裝車間200多台機器人在焊裝線上24小時運轉,它們揮舞焊槍,自動將一塊塊頂蓋、地板、車門等零部件拼成駕駛室雛形,且誤差僅在0.03毫米內。

  “智慧化是車企實現向上向好發展的新機遇。”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説,為汽車製造安裝“智慧大腦”,目前長安汽車研發人員已攻克100多項核心技術,完成交叉路口碰撞預警等多個應用功能開發,長安汽車L4級無人駕駛已實現國內首次示範運營,預計2025年實現量産。

  朱華榮表示,作為人工智能、産業互聯網、5G迭代、智慧製造等領域的創新交匯載體,以自動駕駛為發展方向的智慧網聯汽車,將是長安汽車接下來的“智慧”發展方向。今年長安汽車將持續加大對大數據智慧化的投入,致力從傳統車企轉型為智慧出行科技公司。

  秋田齒輪

  “引智促質”搶佔市場份額

  3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在位於大渡口建橋工業園區的秋田齒輪生産車間看到,多臺桁架機械手正配合傳輸裝置進行有序作業。在這裡,一名工人可同時控制8台自動化機器作業,有效提高了生産效率。

  “要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目標,需要通過技術改造、調整産品結構等多種方式。”秋田齒輪總裁劉一表示,從生産低端齒輪轉向高端産品、從摩托車齒輪轉向汽車齒輪、從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從傳統加工轉向自動化加工,是秋田齒輪確定的4個轉型升級目標。其中,推動自動化生産是重中之重。

  他表示,去年以來,秋田齒輪通過在自動化改造方面實施軸坯冷擠壓自動化改造、軸桿桁架車床、6軸機器人集成應用等項目改造,大幅降低了勞動強度和人力成本,提高了産品品質。

  “實施智慧化改造將推動新的生産工藝和設備,替代原有的、過時的工藝和設備,以智慧化促進品質化,更好地順應市場需求。”劉一認為,隨著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傳統製造民企只要借助智慧化“東風”完成生産結構優化,將為搶佔市場份額增添更多“信心砝碼”。

  繼續推動“機器換人”

  加快企業智慧化改造

  2018年,重慶通過出臺智慧製造實施方案,在全市企業中掀起一場“機器換人”行動,累計實施203項智慧化改造項目,共認定76個市級示範性數字化車間和智慧工廠,示範項目生産效率平均提高近七成。

  “今年,重慶市將繼續實施智慧化改造,重點依然是推動‘機器換人’、實行信息系統集成應用等。”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近日該委發佈通知,啟動2019年首批數字化車間和智慧工廠認定申報,計劃全年認定100個數字化車間和智慧工廠,通過提速“機器換人”,推動500家企業開展智慧化改造。

  按計劃,到2022年,重慶市將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慧化改造,建設10個具備國內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全市84%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製造階段,64%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網絡化製造階段。(記者 夏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