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萬州:拆除違章搭建 小區重變美麗
原標題:萬州:居民自行拆除違章搭建 小區又變“亮堂”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周曉瑜 通訊員 應艷麗)600多戶居民的小區內,有118處地面違章建築,共計1963平方米。這麼大體量的拆違工作難不難?理論上很難。6月30日筆者了解到在重慶萬州區龍都街道九龍園社區三房小區,僅兩周就基本完成拆除,其中九成還是居民自拆!看到大家的自覺行動帶來的整潔美好的人居環境,居民們戲言:“我們終於‘農轉非’了!”
居民自行拆除違建。通訊員 應艷麗 攝
小區裏有118處違建
龍都街道九龍園社區三房小區位於城鄉結合部,屬鐵道辦還房,修建於上世紀90年代,是龍都街道最早的佔地還房小區。小區有居民樓9棟,共634戶,居民3010人。作為該片區最早從農民變成市民的人群,大家早在20多年前就
變了身份,實現了“農轉非”,然而一些觀念卻難以改變。用社區幹部的話説:“大家看不得空土地,有塊空土地就去種莊稼,也看不得空地方,有個空地方就去搭屋。”
20年間,亂搭建的風越演越烈,小區的院壩裏、堡坎邊、大樹下、樓梯間,到處都被亂搭建填滿了。最終搭建了118處違章建築,共計1963平方米。
這麼多違章搭建用來幹什麼呢?小區裏的亂搭建大量都是放置雜物、農具、破舊傢具,基本沒有住人。野外的亂搭棚大量用於放農具、積肥。
自萬州“雙曬”“雙亮”活動開展以來,在龍都街道辦事處的組織下,龍都城管大隊、龍都派出所、九龍園社區對該小區居民進行了反復宣傳,研討拆違方案,于6月14日將拆違公告張貼到每個亂搭建的地方,並電話通知業主自行拆除。
街道和社區幹部、城管執法隊員都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要在一個20%居民都亂搭建的佔地還房居民區全面拆違,阻力重重是肯定的。
九成違建業主自行拆違
沒想到第二天,大家到小區一看,很多居民已經“叮叮噹當”開始掀屋頂、捶磚墻了。
“這樣的環境裏住久了,自己也覺得要不得。”居民陳昌煊這麼解釋自己的自拆舉動。他説,過去他的農民意識很頑固,市民意識挺淡薄。從全區大力拆違、各街道開展雙亮活動以來,他看到別的小區紛紛拆違復綠,小區環境得到改善,也心懷羨慕。“確實,從單家獨戶的農民變成市民,不能只懷私利,不講公德。”
社區拆違公告一齣來,陳昌煊帶頭拆了自己的違章搭建,還給小區居民做工作:“政府決心很大,投入也大,改變環境也是為我們好。我們自己拆了,東西有用的留下,沒用的政府安排車子清除垃圾,大家都撇脫!”
居民鄧德福住在1樓,搭了20平方米的彩鋼棚擋雨遮風,動員工作做到他家時,他也覺得是影響小區環境。看到別人拆了後,覺得亮堂了,光線好了,也主動拆了棚。
就這樣,短短半個月,九成違建業主自行拆了亂搭建,剩下一成也是因為危險性大、自身勞動力不足等原因,便由社區安排工人來陸續拆除。
兩周裏,小區近2000平方米違建基本拆除完成,拉走的廢棄雜物和渣土就有97車,共776噸。
全民行動打造美麗家園
如今,小區裏的堡坎、護欄、綠化樹都真正亮了出來,院壩裏寬敞乾淨。唯一留下的搭建物,是給三角梅和淩霄花搭建的“花棚”,大家集體請求“手下留情”不要拆:“這花開著乖,我們都喜歡!”
拆違之後,怎麼讓環境更美?這些天,居民日常閒話,都是怎麼裝扮自己的家園。拆違留下的磚頭,都被居民們保留下來,以備將來修建花壇、桌椅。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們未雨綢繆,提前扦插了很多三角梅苗子,已經長到兩尺多,可以移栽了。大家還在網上購買了花草種子播撒,已經長到寸許。居民們一會兒商量著給堡坎種些攀爬藤本植物,一會兒想著修桌椅涼亭,一會兒討論編制籬笆做花墻,一會兒暢想完善體育設施。社區幹部們也表示,將盡力爭取各部門的支持,完善基礎設施、文體設施和綠化,為小區居民打造一個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