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遵循鄉村發展規律走因地制宜彰顯特色之路——“切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家講習之十一

2018-08-31 17:21:38|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趙佳雯

  提 要

  要聚焦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著力推進鄉村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強調

  要堅持以實幹促振興,遵循鄉村發展規律,規劃先行,分類推進,加大投入,紮實苦幹,推動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

  ——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講習嘉賓

  陳池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鄉村振興必須遵循鄉村發展的客觀規律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7月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遵循鄉村發展規律,規劃先行,分類推進,加大投入,紮實苦幹,推動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科學規劃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有何重要意義?在實施鄉村振興過程中需要遵循哪些規律?

  陳池波:鄉村振興,規劃先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堅持科學規劃為先導,制定科學、系統的規劃,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條件、重點任務、階段目標、行動方案,繪製鄉村振興的願景和藍圖,為鄉村振興引路導航。

  經濟社會發展遵循從低級到高級、從無序到有序的演進規律,鄉村振興也要循序漸進,遵循鄉村發展的一些客觀規律。

  一是要遵循城鄉發展規律。鄉村振興是順應城鄉發展規律的戰略抉擇。中國的城鄉關係經歷著從二元到一元、從割裂到融合的演進過程。事實上,發達國家在推進城鎮化的進程中,也意識到鄉村不能衰落。現階段,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尚未完全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在於把握城鄉發展規律,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逐步建立城鄉融合、城鄉一體、互促共進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引導城鎮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向鄉村合理流動,促進城鎮和鄉村聯動改革、協調發展。

  二是要遵循産業發展規律。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20字總要求中,擺在首位的就是産業興旺。鄉村産業發展要依託資源稟賦,要遵循市場規律來挖掘産業價值。當前我國農産品供給數量和品質不平衡,農業品質發展不充分的矛盾以及農業生産規模與效益不平衡,農業效益實現不充分的矛盾表現突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增強農業發展動能、實現農業提質增效勢在必行。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特別是培育新産業新業態,充分挖掘鄉村産業功能和價值。

  三是要遵循生態發展規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遵循生態發展規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守住生態底線,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應各美其美,不能搞“一刀切”

  記者:城鎮化進程中,曾出現“一刀切”“千城一面”的問題,致使一些城市失去了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和個性特色。鄉村振興如果搞一刀切會不會出現喪失特色、“水土不服”的問題?一方面要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推進的總體部署,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陳池波:我國幅員遼闊,生態多樣,鄉村間發展水準不一,資源稟賦存在較大差異,農民期盼也有所不同,既有共性問題,也有個性需求,不能指望“一個方子治百病”,不能按照一個模式齊步走。鄉村振興要結合地方實際,尊重客觀規律,注重區域特色,各美其美,不盲目跟風,避免陷入“千篇一律”的同質化誤區,丟失了鄉村韻味。

  統一規劃、統一推進的總體部署與因地制宜、彰顯特色並不矛盾,關鍵在於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從統一規劃的角度看,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確定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國家發佈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統一規劃和全面部署。可以説,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地方政府應當在對農情鄉情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進行整體設計,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和發展走勢分化特徵,找準自身特色與優勢,制定與地方特色相適應的振興規劃,突出特色、分類施策。同時,加強各類規劃的統籌管理和系統銜接,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

  從實踐的角度看,要切實貫徹因地制宜的原則,準確把握地域特色、民俗風情、文化傳承和歷史脈絡,既充分借鑒成功經驗又不拘泥於此,總結成效顯著的發展模式,提煉出鄉村振興的共性規律,概括出多樣化的鄉村振興路徑,走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對於經濟比較發達、區位優勢明顯的鄉村,可優先發展休閒農業、民宿經濟等産業,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對於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村莊,要統籌兼顧保護與開發,可優先發展文化旅遊、鄉村旅遊等産業。對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的村莊,應考慮根據村莊發展實際另做謀劃,確實需要遷建的做好搬遷重建工作。

  鄉村振興不是城鎮化的翻版,大拆大建的模式行不通

  記者:以往一説抓戰略、搞建設,一些人想到的就是大拆大建,鄉村振興能不能沿用這種思維?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怎麼樣才能做到既發展産業又“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陳池波:現在鄉村振興的動員令已讓各地積極行動起來,但在少數地方也出現了大拆大建的苗頭,熱衷於搞鄉村景觀城市化,簡單化地趕農民上樓,一味追求表面形式上的靚麗,外觀上的整齊,這種急於求成、只求短期見效的誤區必須避免。鄉村振興不是城鎮化的翻版,必須牢牢把握“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一理念,吸取過去毀林開荒、圍湖種田、砍樹煉鋼、填湖建房的深刻教訓,注重村落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的保留,防止貪大求洋、大拆大建。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鄉村不再是單一從事農業生産的地方,鄉村的優良環境、青山綠水和良好生態為人們的養生養老、創業創新和生活居住提供了更多選擇空間,鄉村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日益凸顯。然而在我國農業轉型發展的進程中,由於化肥、農藥和農膜等投入品的過量使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偏低,農業面源污染不斷加重等問題,導致農村生態環境亮起了“紅燈”。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産業興旺與生態宜居這兩個目標,相互依託、互為補充,關鍵在於處理好産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我認為,要實現既發展産業又“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重點應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強農業綠色生態技術研發與應用,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廢棄農膜回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農業綠色發展行動,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産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第二,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促進生態經濟良性循環。進一步拓展農業文化、生態等多種功能,充分挖掘富有特色的鄉村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好古村落、古建築、民族村寨,突出村莊的生態涵養功能。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發展生態旅遊、休閒農業、健康養生等新産業新業態,拓寬農業産業鏈和價值鏈,提供更多更好的綠色生態産品和服務,促進生態和經濟良性循環,將鄉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生態經濟的優勢。

  第三,加強農村環境治理,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加大鄉村人居環境改善投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水污染防治,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繼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基礎設施。

  總之,鄉村生態環境好了,田園風光、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就會常駐鄉間,散發持久的魅力;農業就會真正成為有奔頭的産業,鄉村成為人們心心唸唸、魂牽夢繞的美麗家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