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當陽軍休所老幹部呂和:21秒駕機穿越“蘑菇雲”

2019-03-25 14:12:31|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當陽軍休所老幹部呂和:21秒駕機穿越“蘑菇雲”

圖為:呂和在家中講述他的飛行故事。

  【編者按】

  走過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走過波瀾壯闊的建設時期,在這激情奮發的新時代,我們迎來新中國七十華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講述中華兒女拼搏一線建設祖國的故事,凝聚愛國奮鬥的偉大精神力量。今起,湖北日報推出《愛國情奮鬥者》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春天來了,當陽軍休所的小院裏,86歲的老人呂和忙著清理花架。

  粉的是杜鵑,黃的是迎春,搖曳生姿的是綠蘿……

  一張發黃的老照片從花架上方的相框裏滑落下來,那是一個身著飛行服的英俊少年,胸前挂著兩枚勳章。

  老人撿起照片,細細擦拭。半個多世紀前的硝煙,一幕幕展開。

  乞討少年進軍營抗美援朝立“小功”

  上世紀30年代,東三省籠罩在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下。

  吉林省永吉縣的一個小村裏,呂和幼年喪母,父親又被日本人抓去當勞工,小呂和只得跟著姐姐沿街乞討。“不知要磕多少頭,才能討到一碗飯。”在苦水中浸泡長到16歲,呂和終於迎來新中國成立的曙光。

  1948年,吉林解放後,呂和開始在樺皮廠鎮工作。兩年後,跟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令,呂和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來到朝鮮戰場,成了一名通信兵。

  飛機在頭上轟鳴,炮彈在不遠處炸響,死亡威脅無處不在。青年的呂和血氣方剛,膽大心細,每次都能又好又快完成任務。

  有一次,美軍飛機正在轟炸,一封急件急需送往師部,戰馬受驚了,怎麼拉都不走。呂和揣上信,徒步飛奔。經過一片高粱地時,一根高粱茬刺進他的小腿,頓時鮮血直流,呂和拔出高粱茬,抓起一把土,摁住傷口,簡單包紮後,繼續前進。“上戰場,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我的身家性命都是黨給的,隨時可以獻給黨!”3月21日,面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追憶往事,呂和依然鐵骨錚錚,“沒有共産黨,哪有我們這些勞苦大眾的今天。”

  因為表現突出,呂和在朝鮮戰場榮立四等功。呂和檔案中,這被記載為“小功”。“我們村18人參軍,大多數在敵軍飛機轟炸中犧牲,回來的只有3人。”呂和説,“那時就想,我們有自己的戰鬥機多好呀!”

  沒想到,這一夢想很快成真。

  1952年春節,呂和和戰友們從板門店乘坐汽車,回到丹東,一回來就是體檢。隨後,呂和得到通知,被選為飛行員,到空軍第一航校學習。“我什麼都不懂,怎麼當飛行員呢!”在歡喜和忐忑中,呂和的人生翻開了新的一頁。

  白天學飛行、晚上補文化,憑著一股勤奮勁頭,呂和把《飛行原理》教材背得滾瓜爛熟。畢業時,60名學員中,僅有呂和榮立三等功。

  1956年底,呂和被分配到空軍航空兵十三師三十八團,開始了翱翔藍天的飛行生涯。

  受命參與核子試驗駕機穿越“蘑菇雲”

  駕駛運輸機,參與西藏平叛、中印自衛反擊戰,赴越南、阿爾及利亞培訓飛行員……

  在重大事件的歷練中,呂和的飛行技術越來越嫺熟,歷任飛行一大隊中隊長、大隊長。

  1964年下半年的一天,師領導來到一大隊,向呂和等5名機組人員傳達了一項絕密任務:“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必要時帶進棺材!”“做好最壞的思想準備,以大無畏的精神承擔一切風險!”

  當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地爆”試驗已經成功,震驚世界。次年,將要進行第二顆原子彈“空爆”試驗,呂和的任務就是穿越“蘑菇雲”取樣,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素材。“這是一項多麼光榮的使命!”呂和內心充滿自豪。離家時,他抱了抱5歲的兒子和2歲的女兒,叮囑妻子:“一年之內不要給我寫信。”

  到了新疆,面對茫茫戈壁灘,呂和才體會到任務的艱巨。

  呂和駕駛的是伊爾-14型飛機,飛機的升限高度6500米,任務要求飛行到7000米以上,機翼上還要挂上兩個直徑1.5米的取樣設備。達到這些要求,必須對飛機減負,拆掉一切不需要的設備。訓練時,機組人員甚至連襪子也脫了。

  日日夜夜演練琢磨,上百次試飛訓練,呂和終於將飛機升到8300米高空。

  1965年5月14日,原子彈“空爆”的日子到了。

  呂和機組人員穿上4層防護服,從距離“空爆”中心約60公里的臨時機場起飛,爬升到8000米高空,等待那驚天動地的一刻。

  突然,一聲巨響,排山倒海的煙雲翻滾起來。3秒之內,呂和駕機準時抵達,直插蘑菇雲頂端。強勁的氣流,讓飛機劇烈顛簸,艙內一片昏暗,一種難以名狀的氣味充斥其間,呂和頭暈目眩,但他握緊駕駛桿,咬緊牙關保持機身穩定。7秒鐘後,穿出“蘑菇雲”。

  折返,再穿入。呂和胸前挂著的輻射超量測試燈“滴滴”閃著紅光。“顧不了那麼多了,一定要穩住!”憑著驚人的毅力,呂和駕駛飛機在“蘑菇雲”穿行3次,勝利完成取樣任務。

  回到地面,不知情的群眾聽聞呂和機組穿越了“蘑菇雲”,因為懼怕輻射,嚇得躲得老遠。“其實,對身體沒有太大影響!”呂和笑著告訴記者,“機組的5名同志,現在都健在,我們還經常聯繫。”

  淚灑唐山大地震安全飛行3000小時

  作為空軍優秀飛行員,呂和參與了新中國成立後的多次重大救援。

  1976年7月的一個深夜,一陣急促的電話鈴把呂和從睡夢中驚醒。“唐山發生地震了,趕緊救人去!”呂和拿起衣服,衝出家門。

  到了現場,呂和才體會到地震的殘酷,大地龜裂,滿目斷壁殘垣,呂和的眼淚刷地一下掉下來了。

  等待救援的是倖存的一家七口,其中有2名小孩、3名老人,在地下已經壓了40多個小時。呂和和戰友小心翼翼地抬起他們,送上飛機。“謝謝你們,真是好人啊!”老人用微弱的聲音在呂和耳邊説。“是黨派我們來的,一定要挺住呀!”呂和哽咽著,走進駕駛艙,以最快速度將7人送到天津醫院。

  轉運傷員、運送物資,呂和一分鐘都沒停歇。“整整3天3夜沒合眼,飛機降落後,我坐在機艙下面,立馬睡著了。”回憶當年的情景,呂和依然唏噓不已。

  1984年,呂和從副團長位置上退休時,已經在國內安全飛行3000多小時。30年飛行生涯,他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個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那些年,我只跟家人在一起度過4個春節。”説起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老人聲音裏滿是驕傲,“能夠經歷那麼多重大事件,這一生,值了!”

  剛退休的時候,有人勸呂和回老家開個證明,證明他是解放前參加工作的,可以享受離休待遇,他堅決拒絕了。“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我的一切,國家已經給了我很好的待遇,我沒有其他任何要求!”

  退休多年,呂和的心一直在軍營、在藍天。他經常給年輕的飛行員寫信,鼓勵他們刻苦鑽研、報效祖國;軍休所組織“老戰士進校園”活動,他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

  最愛的服裝是軍裝,最愛的歌曲是軍歌。沒事的時候,他還會哼幾嗓子,“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愛國愛人民,革命戰爭考驗了我,立場更堅定,嘿嘿槍桿握得緊……”(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娜 通訊員李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