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鼓勵醫師開辦診所點燃行業熱情
原標題:五部門鼓勵醫師開辦診所點燃行業熱情 武漢民辦診所:希望政策儘快落地
姚老在為患者做針灸治療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五部門公佈《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下稱《意見》),改革完善診所政策,點燃了診所行業的熱情。
《意見》提出,將在北京、武漢等10個城市試點,放開新辦診所的審批,簡化準入程式,取消規劃對設置診所的限制,將診所由執業許可改為備案制管理。同時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
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政策鼓舞人心有利診所發展
對此,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馬黎漢表示:該政策鼓舞人心,對大醫院的醫生幫帶診所,從而提高診所醫療水準,提升診所形象都有重大意義,有利於促進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
馬黎漢介紹,武漢目前有診所近3000家,但診療水準參差不齊,診所發展也面臨著人力資源緊張、醫療服務能力不高等問題。《意見》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診所,必將提升診所醫療水準。
馬黎漢説,武漢是我國非公基層醫療機構先行評價試點城市。早在2017年底,受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的委託,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盧祖洵教授團隊,聯合完成“中國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標準”課題,逐漸在行業內形成“重誠信、比服務、爭先進”的良好態勢。
2019年1月,武漢有7家診所、門診部通過此項評估,並赴京接受了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協會的星級評價授牌。馬黎漢表示,診所方便市民就近看病,收費相對便宜,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但是,我國非公醫療健康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民辦中醫診所:希望好政策儘快落地
2016年,梁徐濤在江岸區德潤大廈開辦了“武漢福德仁中醫門診部”,他的師傅、市中醫醫院退休老專家姚康義“挑大梁”。姚老有“頭針”專長,專為腦癱患兒和中風偏癱患者做針炙康復。2017年,門診部搬到了吉慶街,又從河南請來一位骨科專家,夏天吹了空調頸椎疼、冬天受寒膝蓋疼,通過按摩、針灸就能有效緩解。門診部很快在周邊居民中有了口碑,最後還有不少市民從武漢三鎮趕來治療。
像多數基層醫療機構一樣,門診部也是免掛號費,免費量血壓、查血糖。扎一趟針灸,收費只要幾十元。因為房租貴、收費便宜,門診部第一年虧了46萬元。搬家後租金降低、增加服務範圍,這才挽回虧損20多萬元。“陪朋友到大醫院看病,停車、掛號、繳費、檢查都要排長隊,上午去醫院,下午才打上針。一對比,到門診部來量個血壓、查個血糖,又快又方便,還不要錢。”居民陳先生説。
近年來,有關部門多次明確,要促進有實力的社會團體、人士大力興辦診所、門診部等跨省市連鎖經營。在江岸區工商部門的支持下,梁徐濤註冊了武漢福德仁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決定走特色化連鎖經營路線。但在江漢區開門診部時卻遇到難處:政務窗口答覆“暫不新增民辦診所”,建議作為中醫診所報主管部門備案。這意味著,開業後只能為居民提供中藥和針灸、拔罐、推拿等非藥物療法,以及中藥調劑、湯劑煎煮等中藥藥事服務,服務範圍大大受限。
梁徐濤得知武漢入圍“診所建設試點城市”,他感到很振奮。5月1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梁徐濤表示,簡化準入程式、由審批改為備案制管理、鼓勵符合條件的診所加入家庭醫師隊伍,諸多“利好”大大提升民辦診所經營者的信心,“現在就只盼政策快點落地,能把手頭這家門診部早日開起來”。(記者 黎清 王春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