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兒科醫療聯盟為孩子鋪設“生命通道”

2019-05-20 12:03:21|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資源不均 攜手撫平

兒科醫療聯盟為孩子鋪設“生命通道”

  圖為:5月16日,武漢兒童醫院守護新生兒醫療轉運團隊醫生在轉運車上救治患兒。

  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的醫生知道,那是生命的呼喚。5月16日晚9時許,鄂州一名剛出生不足24小時的男嬰呼吸窘迫,當地醫院緊急求援,要求轉入兒童醫院救治。

  出發、轉運、開闢綠色通道,新生兒被送進重症監護病房,第二天天空既白時,寶貝安然地在溫箱入夢,而醫務人員卻一夜未眠。

  在我省構建兒科醫療聯盟龐大的守護體系中,這樣的生死時速每天都在上演。

  重構兒科體系:鍛造兒醫之骨

  2016年,肩負著提升湖北兒科整體實力的重任,武漢兒童醫院牽頭成立了湖北省兒科醫療聯盟。

  這個大膽創新之舉,希冀通過組建跨區域兒科聯盟網絡,發揮各個區域核心醫院引領作用,帶動區域內縣級醫院發展,縣級醫院指導家庭醫生開展兒科醫療保健服務,形成1個核心醫院+16地市級核心醫院(專科分聯盟)+N個縣級醫院+家庭醫生的“1+16+N模式”,讓優質兒科資源覆蓋到最基層。“在當時,這是一片空白。頂層設計、現實構建、操作流程均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武漢兒童醫院院長邵劍波説,“我們強烈感覺到這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為基層兒童提供均等化醫療服務的重要路徑,但這個路徑必須人工鑿出。”

  很快,武漢兒童醫院成立領導小組,集全院之力開展創建工作。同時,《湖北省兒科醫療聯盟學術委員會章程》等文件也相繼出臺。

  “參與者都認識到,要真正運轉起來,必須融合。”邵劍波説。為此,聯盟體建立一部危急重症呼救電話、一張雙向轉診單、一套陸空急救轉運體系等“五統一”。

  2016年10月31日,來自襄陽患有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欣欣(化名)成為聯盟體的第一位受益者。這個出生僅8天的小生命,在短短的3個小時裏,從襄陽轉至武漢,從瀕死走向新生。

  至今,湖北兒科醫療聯盟成員單位已發展至186家醫療機構,覆蓋省內所有市州,並輻射江西、河南、陜西等省,成為我省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的醫療聯盟體。

  暢通生命通道:夯實兒醫之基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探索裏,還隱含著另一個命題:下沉優質兒科資源,為全國性兒科醫療難題提供“湖北樣本”。

  聯盟體形成一個毫無爭議的共識:只有基層兒科實力提升,分級診療才能“兜得住”,真正讓孩子們在家門口解決健康問題。

  在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主任劉漢楚等兒醫聯盟的100余名專家日程表裏,週末下鄉義診、授課是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通城縣農婦王玉華已經習慣了兒子生病就去縣人民醫院找大專家看病,因為這裡經常有武漢兒童醫院醫生坐診。截至目前,兒科聯盟已下沉專家322人次,開展義診40場。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並不是單項輸送,它需要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閉環,形成暢達的就醫通道。”邵劍波説。

  為了將閉環有效銜接,除了上對下的幫扶,聯盟體還實施了“星火燎原計劃”,推出醫生、護士、生命支持技能等培訓,為基層兒科“造血”。在中間層級,則打造基層兒科“互聯網+”工程,開展遠程會診、培訓、轉診等,醫療資源實現“在線共享”。

  在這場浩大的工程裏,通城縣衛健局局長王戰強笑言,他們是最大的受益者。自2009年起,武漢兒童醫院派出50多位醫護專家“常駐”通城縣人民醫院,並設立專項經費實行“師帶徒”計劃,從臨床、教學、科研多維度打造基層新生兒救護中心,籌建新生兒科。2014年,通城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獲評省兒科臨床重點專科,每年收治新生兒1100多人次,承擔起全縣及周邊縣市新生兒的急救工作,其嬰兒死亡率由2008年10.6‰下降至2017年的3.7‰。

  優質資源下沉後,基層兒科得以盤活。截至今年5月,省兒科聯盟成員中,單獨設置新生兒科的市、縣二級醫院增加30%;三級醫院兒科門診量下降,二級及以下醫院兒科門診量逐步上升。

  提速轉運流程:強健兒醫之翼

  在每一場與死神搶奪生命的博弈裏,速度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詞。分級診療的構建,最終考量的也有速度因素。

  據悉,在兒科診療體系中,最為急需、也最艱難的是早産、低體重、多種疾病的新生兒轉運。“越是薄弱的地方,越需要正視和加強。”邵劍波毫不回避聯盟的短板。

  2018年3月10日,恩施一名呼吸衰竭的患兒,乘救援直升機轉運武漢進行急救。這是湖北首次通過專業“空中120”轉運危重患兒,也是兒科聯盟成立後的首次。

  雖然新生兒轉運風險很高,能攜帶的設備有限,顛簸途中隨時可能發生意外,但相隔500公里、用時1小時55分,最終孩子得救了。轉運途中的點點滴滴,成了日後不可多得的財富。

  從添置救護車到引進直升機、從陸地轉運到陸空立體銜接,每一次進步都為生命贏取更多的搶救時間。

  2016年,武漢兒童醫院業務精良的8名醫生和42名護士組成“守護新生兒”醫療轉運團隊,驚心動魄的“生命接力”是這支團隊的日常。隊員經過各種應急培訓,練就一套套“救命絕活”。

  從出生550克的寶寶到患有十種疾病的危重患兒,從“盲插”氣管插管到徒手端捧患兒兩小時,3年來,聯盟共轉診5644名患兒,694名危重患兒成功轉運,空中轉運成功率100%。危急重症轉診從聯盟成立之初的56%上升到85%,實現了常見病、多發病留當地,疑難雜症轉上來的分級診療格局。

  不久前,國家衛健委評價,此舉是解決兒科醫療資源不足的重要舉措。2017年,湖北省兒科醫療聯盟模式納入中國兒科醫療發展改革典型模式。

  與構建理想的兒科分級診療相比,邵劍波認為,目前還有諸多值得拓展的空間。比如,可進一步吸納社會資源、健全運作機制,加快信息化建設,開展醫生庫管理、遠程診療、遠程教育、遠程質控等工作,使聯盟在兒童健康領域的公益性得到最大限度凸顯。(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胡蔓龍華 通訊員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