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 傳統銀行如何突圍互聯網金融

2015-12-28 11:08:38|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編輯:曲金娜

  近年來,傳統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之間的博弈已被各界炒至白熱化。互聯網金融企業掌握了最新的大數據,且隨著銀行客群下沉、互聯網金融客群上移,外加混業管制放鬆,雙方的“客群交叉地帶”正不斷擴大。對於傳統商業銀行而言,如何有效利用既存的大數據?如何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突破重圍?

  近日,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舉行的“基於中國大數據的市場洞察和管理啟示”國際研討會上,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科技開發部副總經理陸小勇表示,互聯網公司手裏的數據未必夠大,而傳統商業銀行手裏的數據也未必就小,關鍵在於數據品質和能否有效利用。

  “客群交叉地帶”擴大

  儘管近幾年互聯網金融的崛起的確使得銀行感到了壓力,但事實上,互聯網金融並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例如銀行做的是存、貸、匯、理財等四項基礎業務,而互聯網金融也是如此。

  但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金融的確改變了遊戲規則,傳統銀行的業務模式、客戶獲取、機構競爭力,甚至銀行業格局正在受到影響。

  當前,雙方“客群交叉地帶”的逐步擴大也進一步加劇了傳統商業銀行謀變的壓力。具體而言,起初二者存在互補性,互聯網金融填補了傳統銀行的客戶群和服務空白,比如互聯網金融關注貸款額度500萬以下(更多是100萬以下的長尾客戶)。然而,二者競爭也在加劇。“銀行客群下沉,互聯網金融客群上移,混業管制放鬆,從而形成了‘客群交叉地帶’、”服務交叉地帶“的競爭。

  對此,陸小勇也表示,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關鍵是場景。比如,銀行存在線下優勢,注重流程管理,強調規範嚴謹,講求誠信、品質、放心;而互聯網金融企業具備線上優勢,注重交易驅動,強調大數據法則,講求邊界、價優、個性。“大數據為銀行防範的是500萬-1000萬元損失的風險,為互聯網金融做的是駕馭防範500-100個1萬元損失的風險,銀行在這方面的大數據運用非常薄弱。”

  就2015年來看,根據銀監會公佈的數據,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1863億元,不良貸款率 1.59%,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增長3437億元,已大幅超過2014年全年的水準。

  數據品質是關鍵

  當前,“大數據時代”已成了全民輿論和各類商業模式的中心,那麼對於傳統銀行而言,如何真正利用好手中的大數據呢?

  陸小勇指出,互聯網金融手裏的數據未必夠大。“金融是週期性行業,互聯網金融的數據之大,在於更新快、種類多,但是如果沒有走過荊棘的波峰和波谷,就還要積累,才能真正可信。”

  相較之下,傳統銀行手裏的數據也未必就小。“傳統銀行缺乏的其實不是數據,而是挖掘數據的意識和能力,特別是對客戶行為分析的能力。尤其是銀行間的數據共享是有限度的,主要的障礙在監管和法律方面的問題,這也對數據有效利用形成阻力。”他稱。

  未來,對於銀行而言,當前不應該把太多精力花在追求“完美”的數據品質上。“海量數據,快速更新、各式多樣、源頭眾多,讓傳統的、全面的數據清洗在大數據應用場景中失去意義。數據品質是用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

  此外,大數據分析要強調相關性,允許試錯,這好比“沙裏淘金”,從大量的“相關性”中總結沉澱出“因果性”,以“量”換“質”。

  同時,陸小勇也表示,交易系統和統計報表要強調“因果性”,要求所有結果可嚴格回溯到源頭(比如總分核對),從源頭抓起,防止“垃圾進垃圾出”。“尤其是參與人、産品、協議、渠道、時間、財務以及資産、日期、匯/費率等公用信息在內的‘主數據’的品質。”

  銀行突破需“三步走”

  面對互聯網的衝擊,陸小勇認為銀行應該對三大方面給予更大關注。

  第一,積極推進存量業務互聯網化和交叉地帶的差異化、特色化。向互聯網企業學習,根據大數據定制化服務,併發揮資金成本,資本、風控等優勢形成特色,向交叉領域滲透。

  其次,要積極打造數字化銀行。一方面加快實現銀行對客戶感知的數字化,實現渠道接觸的數字化,自身運作流程的數字化,以及客戶和銀行資産增值的數字化,同時也密切關注“互聯網+區塊鏈+投行製造”等技術發展的影響。

  最後,積極築巢引鳳也對“以人為核心”的傳統業態至關重要。築巢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優化銀行自身組織構架和運作機制,引鳳就是要設立特殊的人才引進、培養和選拔機制,符合互聯網創新的需要,特別是對年輕人才的發展。近年來,傳統商業銀行人才的流失較為嚴重,而互聯網金融企業也成了主要的吸納場所。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