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資産券商或不可行 “互聯網+券商”何去何從

2016-04-18 09:45:25|來源:中華工商時報|編輯:許煬

  日前,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北京召開的互聯網金融專題培訓會上談到,開展證券業務的主體必須在持牌機構內部完成,任何外部機構不得介入。

  據參加互聯網金融專題培訓會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國證券業協會強調在交易的全過程中均在券商內部完成,與去年發佈的《證券公司網上信息系統指引》以及信息系統外部介入相關文件的內容和精神是一致的,外部無法截取任何客戶的敏感信息,由於監管認識到開戶的重要性,未來或將外部開戶的接入也納入管理。這為踏上“互聯網+”之路的證券公司提供了指引,也給證券類移動社群App敲響了警鐘。

  “互聯網+券商”仍有高門檻

  “當前,中小券商處於弱勢地位,存在互聯網企業要價過高,券商為了獲客讓出利潤的現象,不得不淪為打工者。”從業人士告訴記者。

  此外,和互聯網企業合作後,券商發現很難真正成功實現客戶轉化。一方面,券商與互聯網企業不願再停留在淺層合作,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也在叫苦連天。

  “正因為傳統證券公司在走互聯網之路時也遇到很多的難點痛點,並對互聯網巨頭滲入股票交易領域異常恐懼。監管層或許也要照顧他們的情緒。”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沒有券商牌照,互聯網企業便不能合法開展經紀業務,雖然擁有一定的客戶量,但未來如何介入仍需等待監管的落地。

  據從業人士透露,由於各類門檻的存在,目前互聯網企業並不想拿牌照而加重其資産,相比而言,輕資産比重資産更容易找到突破口。“如果互聯網企業有資格拿到傳統券商牌照,卻陷入了傳統券商模式,想要突破同樣也是費力費時。”

  由於互聯網企業難以承受其他各項業務的成本,例如券商經紀業務從開戶、櫃檯、運營、運維、清算、客戶回訪、風險控制等,每個環節都非常正規,而如果互聯網企業展業影響到市場,則會難以立足。

  單純導流時代將逝

  券商與互聯網的結合之路始於2014年。當年7月,中國證券業協會批准了第一批互聯網業務試點資格券商,獲准券商積極發行互聯網金融産品、開發互聯網金融平臺以及嘗試與大型互聯網公司合作。

  自2013年實行“非現場開戶”以來,各家券商分別以不同姿態擁抱互聯網。但大多數仍然主要是圍繞“客戶開戶“環節,通過網絡渠道、流量平臺導流等方式展開。

  目前幾乎各大券商的官網都開設了網上營業廳,網上開戶是基本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創業板轉簽、港股通、債券質押式逆回、OTC業務等。通過資源整合,融合各類金融業務和資源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及産品,各券商在線上設計了各式適合於互聯網用戶的金融産品。

  隨著移動社群App的誕生,雪球、牛股王也逐漸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他們的優勢在於通過展業來拉客戶。劣勢同樣顯而易見,缺少櫃檯、沒有經紀人,為平臺生存增加了難度。

  廣發證券認為,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在於用戶和數據,而券商的優勢在於專業的服務和風險控制,兩者有著明顯的優勢互補,券商和互聯網企業合作,可以為互聯網用戶帶來新的金融服務模式,也可以為互聯網企業和券商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券商在選擇互聯網公司時也是“煞費苦心”。既要找到行業中認可程度偏高的企業,也要想辦法從中獲取“優質”流量並非易事。

  所以在目前階段,看起來完美的合作,隨著普通投資者增多,具體實現上,用戶量、市場份額、市場覆蓋率、市場美譽度,各個環節仍需要打通。

  據記者了解,目前證券公司流量陷入負增長不在少數,互聯網通過證券導入流量變現同樣很難。

  日前,華林證券和新浪微博牽手,發佈會上提出,不能只停留在淺層合作,而是要不斷深化服務,實現客戶的有效轉化。

  國金證券認為,單純導流可謂券商互聯網轉型的1.0時代,這個時代在慢慢消逝。“現在是需要精準流量的時代,通過大數據來進行客戶畫像,然後再去找到他們在哪些平臺活躍,最後通過合適的方式進行流量的轉化,這應該是券商互聯網轉型的2.0時代”。

  從業人士認為,證券公司如果只是通過互聯網展業是有極限的,證券公司做互聯網生態終究有限,炒股理財並非大眾的生活必需品。

  同樣,互聯網公司靠證券維持流量也很困難,互聯網企業主要吸引的流量和變現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零售用戶,佔據很小的市場份額。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