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新生:互聯網金融改革的現實選擇
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決定啟動互聯網絡金融專項整治。根據國務院批復的有關文件,我國互聯網絡金融將繼續堅持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原則,由央行牽頭,會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分別發佈有關互聯網絡支付業務、互聯網絡借貸業務、互聯網絡股權眾籌、互聯網絡保險等領域的管理規則,徹底整治我國互聯網絡金融混亂現象。這標誌著我國在互聯網絡金融監管領域漸進式改革模式的開啟。
有鋻於近期我國接連發生打著互聯網金融平臺旗號的重大非法集資案件,社會影響極其惡劣,而互聯網金融創新日益活躍,金融交易日趨複雜,金融違法違規行為也越來越隱蔽的現實,為維護金融市場穩健運行,防範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保護社會公眾合法金融權益,加快推進互聯網金融監管與行業自律,為互聯網金融與支付創新加築“安全網”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關於互聯網絡金融管理,學術界提出過許多建議。部分學者認為,互聯網絡金融涉及面廣,國務院應以互聯網絡金融監管為契機,改變我國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模式,建立統一的金融管理局或金融管理委員會。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互聯網絡金融本質仍是金融,不能因為通過互聯網絡發展金融業務,而改變國家現有的金融監管政策和法律制度體系,互聯網絡金融行業出現的問題部分屬於監管問題,部分則屬於缺乏行業自律産生的問題。因此,要想解決我國互聯網絡金融領域出現的混亂現象,必須建立統一的互聯網絡金融行業自律體系。中國互聯網絡金融協會上月掛牌成立,這標誌著中國互聯網絡金融領域已經有了自律性組織。央行、銀監會、證監會、支付清算協會等機構牽頭組建的互聯網絡金融協會,是我國互聯網絡金融實現自我管理的有益嘗試,在不改變我國現有金融監管體制的基礎上,通過建立行業協會加強自律管理,有利於互聯網絡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有利於改變我國傳統的金融監管模式。當然,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我國互聯網絡金融監管既要考慮到現行法律制度體系,同時也要考慮到中國互聯網絡金融發展的特點,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筆者以為,在我國現行法律制度體系沒有修改前,人為組建金融委員會或金融管理局不具有實質性意義。按我國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基本原則,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為各個金融監管機構制定了專門法律,短時期內修改完善現行金融監管法律文件沒有可能。如果無視法律規定,組建超級金融監管機構,那就有可能出現“貌合神離”的狀況,金融監管部門很可能會各自為政,金融監管效率不可能大幅提高。針對我國互聯網絡金融發展實情,按“誰家孩子誰抱走”的原則,對互聯網絡金融實施監管可能是當下最妥當的解決方案。國務院敦促央行發揮協調作用,分別要求金融監管機構根據本行業所依據的法律規範實施監管的模式,在目前的情況下是最合理的。
從當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勢頭與方向來看,我國事實上處在互聯網絡金融的初級階段。部分學者認為西方國家之所以沒有大力發展互聯網絡金融,是因為這些國家已充分意識到,互聯網絡金融具有難以監管的特點,互聯網絡金融會放大杠桿效應,引發大規模的金融危機。之所以西方國家流行的虛擬貨幣式微,根本原因就在於互聯網絡金融改變了傳統的中心管理制度,實現了金融監管的去中心化。如果無視互聯網絡金融發展的規律,要求現有金融監管機構對互聯網絡金融實施監管,那就可能會出現顧此失彼,挂一漏萬的現象。所以,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對互聯網絡金融發展持審慎態度,一面鼓勵互聯網絡金融發展,一面嚴格控制互聯網絡金融與傳統金融市場的對接,防止互聯網絡金融活動引發大規模金融危機。
互聯網絡金融不僅僅是指對傳統金融的互聯網絡化,也不僅僅是指互聯網絡金融衍生産品,互聯網絡金融實際上是借助於互聯網絡手段,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效率,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從這個角度來説,互聯網絡金融發展是大勢所趨,政府不能限制互聯網絡金融産業的發展,而應積極採取措施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互聯網絡金融的基本表現形式是資金的籌集和使用。看已曝光的事例,絕大多數互聯網絡金融犯罪行為都表現為虛構事實的詐騙行為,因此,金融監管機構應著重管理互聯網絡金融交易的真實性,嚴防虛假交易。加強對互聯網絡金融的監管,實際上就是加強對互聯網絡金融信息的監管和資金的監管。只有增加互聯網絡金融的透明度,嚴控互聯網絡資金的流向,才能確保互聯網絡金融健康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説,借助於現有的金融監管機構,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我國互聯網絡金融發展中的弊端,可以確保我國互聯網絡金融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金融危機。
很顯然,採取漸進式的互聯網絡金融監管模式,只是權宜之計。隨著我國金融管理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相關金融監管法律制度的修改,我國互聯網絡金融必將納入全國統一的全方位的立體金融監管體系。(作者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喬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