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十三五”積極穩妥推進金融創新

2016-04-25 08:59:40|來源:證券時報|編輯:許煬

  4月24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出席在杭州召開的中國金融論壇·2016錢塘峰會併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在基層探索穩妥地推進區域性金融改革,力求實效。

  陳雨露説,現代化金融體系具體來説包括八大方面:一是深化金融機構改革,完善治理良好、結構合理、競爭力強、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金融機構體系。二是加強金融市場建設,健全多層次、多元化、互補型、功能齊全和富有彈性的金融市場體系。三是健全貨幣政策框架,完善宏觀政策體系,有效發揮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推動貨幣政策框架從數量型為主向價格型為主轉變等。四是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五是積極穩妥推進金融創新,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發展完善科技金融體系,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等。六是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服務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完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七是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國家金融安全網,切實有效防範金融風險。堅決遏制區域性風險傳染蔓延;構建國家金融安全保障體系等。八是健全金融基礎設施,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統籌金融業綜合統計和監管信息共享平臺,加快信用體系建設等。

  在金融改革的基層探索方面,陳雨露稱,涉及各區域經濟結構性特點的金融改革,更多地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採取“自下而上”的市場選擇,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下一階段,推進區域金融改革試點需要重點把握三方面原則:一是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要求。始終把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為區域金融改革創新的中心任務去謀劃和推動,實現經濟與金融的良性互動。二是堅持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方向。各地要在繼續落實好已經出臺的各項改革試點舉措的同時,從政策、做法、影響、效果等方面加強對改革情況的評估,認真梳理總結經驗,擴大改革紅利。三是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陳雨露稱,當前,影響我國金融穩定的因素明顯增多,金融機構信用風險持續上升。要加強金融監管,提高監管強度和有效性,消除監管空白與監管套利,特別是對於可能引發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因素,及時納入宏觀審慎政策管理框架妥善加以應對,切實維護金融穩定。(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