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個人徵信體系如何運作

2016-05-20 08:58:19|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許煬

  “2011年2月,在我剛剛獲得第一份工作的時候申請到了第一張美國銀行的信用卡,額度1500美元,但在當時對自己的信用報告還沒有概念。”美國一家科技公司軟體工程師王胤對筆者説。

  “直到2014年,我計劃申請貸款買房,了解到在美國信用記錄的重要性,開始關注自己的個人信用分數,並會有意識地注意自己信用分數積累,”王胤説。

  在美國,負責消費者個人信用記錄收集、整合和處理的是完全市場化運作的各類信用報告機構,而非政府部門。這些信用報告機構有償向銀行、保險公司、房地産商、甚至用人單位等提供消費者的個人信用報告;反之,銀行等機構也會主動向這些機構提供消費者的信用記錄。消費者每年也有一次免費向信用評級機構查詢自己信用分數的機會。

  美國徵信業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最終有三家主要信用報告機構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即全聯公司(TransUnion)、艾貴發公司(Equifax)和益百利公司(Experian)。

  這三家公司在收集美國消費者的信用資料後,會採用信用評分模型對消費者信用進行評分,一般從300分到850分不等,分數越高代表消費者信用程度越高。目前這三家公司主要使用個人消費信用評估公司費爾艾薩克公司推出的信用評分模型——FICO。FICO本身並不就數據進行徵集與存儲,僅提供信用分數計量演算法。

  在FICO評分中,一般300至579分代表有風險借款者;580至669分代表消費者在信用評分的均值以下,但仍有銀行會考慮其借款申請;670至739分代表消費者信用良好;740至799分代表消費者信用非常可信,800分以上代表消費者信用絕佳。

  “記得在2014年,我從Equifax系統上查詢到,我的信用分數大概是550分左右,現在經過近兩年的積累,我目前的信用分數達到750分以上,”王胤説。

  王胤説,一開始不太了解美國信用體系運作,在2014年時曾經一度同時辦了四到五張信用卡,導致他的信用分數大降。

  據其了解,在美國影響消費者信用分數有兩大因素不可小覷,一個是信用查詢次數(即新信用情況),一個是信用比率(即消費者每月實際開銷與信用卡額度之比,也就是所謂的欠款數額)。

  實際上,FICO在計算個人信用分數時考量的五大因素以及佔比為:付款歷史,35%;欠款數額,30%;信貸歷史長度,15%;新信用賬戶情況,10%;在用的信貸類型,10%,有時也會根據個人情況做出輕微地調整。但對個人的信仰、膚色、種族、婚姻狀況、居住地點、年齡、工作單位、工作時間、職級以及工資情況等因素不予以考慮。

  王胤説,2014年正是因為他同時索辦多張信用卡,導致短期內信用查詢次數激增,進而影響了信用分數。但隨後,由於每月都能做到及時全額還款,而且由於他的信用卡卡數較多,每張卡的信用比率較低,每張卡的信用比率保持在20%為佳,這使得他的信用分數在兩年內迅速回升。

  美國Cuttone&Co公司高級副總裁基思·布利斯對記者表示,他認為美國目前的徵信體系的確為全美地區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量化體系,但系統整體卻遠不能算得上“完美”。他認為,這一套徵信體系主觀性太強,對個體化考慮不足。(孫鷗夢)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