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規模指數擴張12倍 凸顯未來市場潛力

2016-06-03 14:42:20|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前不久,由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螞蟻金服聯合發佈的“新供給—螞蟻網絡消費指數”顯示,2011年1月到2016年4月,網絡消費規模指數穩步上升,擴張了12.1倍,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的兩倍多。

  伴隨規模的上升,網絡消費增長對GDP增長的拉動也從2012年的0.8個百分點上升到2014年的1.8個百分點,2015年網絡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拉動仍達到了1.6%。顯示出網絡消費已經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引擎。

  “網絡消費市場的爆髮式增長,不僅催生併發展了第三方支付行業,還帶動了傳統物流行業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改變了消費者行為和整個供應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表示,網絡消費在推動居民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方面正在發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將有利於加快中國經濟向消費主導和服務業拉動的經濟成功轉型。

  數據顯示,目前網絡消費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網絡消費增勢迅猛,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2015年全國網絡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9.1%,對最終消費增長的貢獻率為43.6%。二是網絡消費正在經歷轉型升級的換擋期,並推動居民消費升級。在網絡消費中,餐飲(線下消費)、航旅、教育、醫療、生活服務等服務消費的年增長率在70%以上,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從行業上看,網絡消費正在從實物型向服務型,從生存型向發展型和享受型升級。三是網絡消費觸及中西部邊遠貧困地區縣城鎮和網絡發達的農村地區。在接受調查的337個城市中,偏遠和交通不便的欠發達地區網絡消費增長較發達地區更快,西藏和青海部分地區網絡消費季均增長率名列前茅。

  “消費增長對GDP的增速貢獻度越來越大,已經成為經濟轉型中重要的一個動力。但同時,國內很多領域也面臨有效供給不足,制約了消費潛力的釋放,消費外移現象和消費環境不佳制約了消費的升級,未來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須從供需兩端發力,尤其是推進供給側改革,推進産業調整和優化。”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總裁井賢棟説。

  “偏遠和交通不便的欠發達地區網絡消費增長較快,比如西藏和青海,主要源於其物流條件和信息化建設水準快速提高,尤其是電商平臺建設步伐的迅猛加快,這對於經濟發展,政策設計來説,啟發作用不言而喻。”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網絡消費也發揮著引導企業和政府優化投資的作用,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對網絡消費沉澱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企業可以根據地區、年齡和性別差別,精準定位服務對象和投資,優化資源配置。

  在專家看來,伴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推進以及“互聯網+”戰略實施,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將助推網絡消費保持高速發展,並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陣地。

  在具體執行層面,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在於立足消費升級的需求,發揮消費升級的引領作用,依託于供給側的改革調整和定向性優化,培育和升級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從三組供需關係入手:一是通過改善制度供給,梳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更好地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二是通過加大金融供給側改革力度,提升金融配置效率,降低融資成本,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三是通過加快國企改革和放開民企準入,解放生産力,提升實體經濟運行效率和品質,滿足民眾需求。“積極推動供給側改革,增加促進有效的供給,推動有效消費,包括網絡消費的快速增長應該是中國在當前時代下實現經濟增長或者保持發展優勢的不二選擇。”黃劍輝説。(記者 高國華)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