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場景日趨豐富 錯位競爭成趨勢

2016-06-17 16:14:36|來源:新華社|編輯:許煬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專電題:消費金融場景日趨豐富錯位競爭成趨勢

  日前,光大銀行“雲繳費”平臺再度升級,繳費服務項目將擴展至1000項;同樣在繳費産業深耕的支付寶,也于近期聯手螞蟻花唄在7個省市推出電費代扣。這表面上是銀行和支付機構在繳費領域的博弈,但背後卻是傳統銀行業和互聯網金融機構在消費金融場景上的拼搶,消費金融的各供給主體錯位競爭問題正成為行業亟待思考的問題。

  “繳費行業沒什麼利潤,不少機構從事繳費服務主要看重其能夠增強客戶黏性,有利於探索基於生活服務結算場景的消費金融。”一家電商平臺業務人員告訴記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傳統銀行業和新興金融機構都在圍繞消費金融下一盤大棋。

  消費金融説白了,就是“先消費,後付款”。消費金融在國外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美國信用消費比例高達90%以上,信用消費佔總消費額的2/3左右;日本信用消費佔總消費額的1/3以上。

  “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消費金融的經驗,我國消費金融市場應具有客戶細分、場景細分等特點,供給主體也應該是多層次、多形式的。”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淩認為,“但事實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消費金融尚處於起步階段,消費金融産品相對單一,同質化嚴重,消費金融主體多元化程度不高。”

  應該看到,我國消費金融市場潛力巨大。艾瑞諮詢預計,2014年到2019年間,中國消費信貸將維持20%左右的複合增長率,2019年將達到37.4萬億元,是2010年的5倍。

  隨著一系列針對新消費領域的金融政策“紅包”逐步落地,除了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和互聯網金融消費公司等新興機構正積極參與到消費金融市場拼搶中。“消費金融市場的參與機構越來越多,但市場遠未達到飽和程度。”京東金融消費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許淩説。

  面對新興機構的衝擊,佔據90%以上市場份額的銀行感到壓力,努力拓展消費金融藍海轉變思路,運用多種方式提升消費金融服務,留住原有客戶不流失。

  “過去信用卡客戶主要集中在高收入、高學歷群體,現今為適應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發展大趨勢,信用卡業務正在加快客戶結構調整,由高端客群向普通客群下沉。”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戴兵介紹,信用卡支付正在向“非接觸、無介質化”方向發展,從線上線下、境內境外等不同維度,遍歷日常消費的各種場景。

  電商巨頭在互聯網場景化金融方面試水較早,因此從場景覆蓋能力來看,與互聯網聯繫更為緊密的新興金融機構更具有潛力和優勢。京東金融與居然之家合作裝修打白條,螞蟻花唄拓展包括水費、煤氣費、有線電視費等生活繳費領域的代扣服務,“百度有錢花”聯合華爾街英語、英孚教育等多家教育培訓機構推出學費分期服務……

  許淩表示,消費金融業務的核心,一是消費場景,二是消費者。近年來新興創業機構都在通過各種創新業務在消費金融市場中“跑馬圈地”,有的對消費場景做劃分,比如3C、醫療、租房、裝修等,有的對人群做劃分,服務校園、藍領等。

  “儘管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垂直行業電商公司起步于經典意義的消費金融服務,但近年來在經營模式、産品、客戶定位等方面也開始出現銀行化傾向,正在加劇市場供給主體的單一性。”黃志淩認為,消費金融的各供給主體開展錯位競爭,互補發展迫在眉睫。

  業內人士認為,今後商業銀行應加強與供應商的延伸合作,將消費金融服務範圍從售前到售中再到售後、從製造者到銷售者再到消費者全面延伸;互聯網金融機構則應該抓住長尾客戶以及自身能力能夠覆蓋的客群,幫助那些還沒有建立金融信用的人實現第一筆信用積累。

  “消費金融大市場是靠合作共贏做出來的,互聯網金融跟傳統金融並不對立,雙方互為補充和借鑒。”戴兵表示,銀行可以借助互聯網金融的豐富數據與技術革命精準識別客戶;互聯網金融機構也可以借鑒傳統銀行在客戶沉澱、風險管控、體系建設、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實現客戶的相互轉化和市場發展。(新華社記者 吳雨)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