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寶 熟人模式下的高利貸亂象

2016-06-20 09:15:04|來源:北京商報|編輯:許煬

借貸寶 熟人模式下的高利貸亂象

  “人脈變錢脈”,借貸寶“熟人借貸”模式最簡潔的描述,裸條借貸、暴力催收,讓這家平臺再次站在了風口浪尖。北京商報日前報道了《變味兒的校園貸》後,又接到多位借款人投訴,在調查過程中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激進的行銷模式下,平臺默認賺利差功能、熟人借貸演變為線上高利貸、咋舌的利息及逾期管理費以及人人催背後的暴力催收,讓借款人、放款人都深受其害。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平臺初衷主打的社交金融確實是創新,但如果風控不嚴、將風險推給借款人和放款人,那麼平臺就會逐漸淪為養育非法民間借貸“毒瘤”的土壤。

  變味兒的“熟人模式”

  借貸寶的激進行銷模式自誕生以來一直備受質疑。據悉,借貸寶運營模式是“熟人借貸”模式,服務於熟人之間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即無論借款還是投資,都是在朋友之間,信用判斷交給用戶自己,而且平臺本身不對借款擔保。自去年8月以來,借貸寶砸下20億元鉅資啟動行銷推廣活動,由於極具“誘惑性”的獎勵條件讓大量用戶賣力做起了推廣,這在前期確實為借貸寶積累了不少用戶。

  據一位借貸寶行銷者描述,“之前借貸寶的推廣獎勵分為兩級,第一級為20元,第二級為10元。如果我們的一級客戶群有1000人,就可以得到1000×20=2萬元的收益。但我們要拿更大收益,讓這1000人再去推廣。如果他們每人能推廣100人,我們就可以拿到二級用戶,相當於1000×100×10=100萬元的二級推廣收益”。

  不過,在激進行銷方式下,這種熟人借貸模式開始“變味”。一位借貸寶用戶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很多時候借款並不是通過熟人借貸,而是在微信群或者QQ群裏發佈借款信息,想借多少錢、什麼時候還、利率多高,這些條件談好後在借貸寶上互相添加好友,而這些人其實互相根本就不認識。北京商報記者也在借貸寶App上發佈了相應的借款項目,但是由於沒有足夠的好友,並沒有人接單,所以就像不少急於用錢的借款人類似,通過搜索引擎尋找QQ群、微信群,尋找樂意給自己借款的放款人更加直接高效。如此一來,在借貸寶中的好友其實是“假熟人”。

  為非法民間借貸搭橋

  “假熟人”借貸關係讓線下高利貸轉移到線上,而借貸寶並不會對這些熟人進行審核,讓這類高利貸在線上無限制蔓延。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調查同時發現,在激進行銷下,還滋生了眾多靠利差掙錢的仲介。這些仲介通過借入低成本資金然後在平臺上放貸,因為放貸的資金收不回來,導致被動逾期,加上平臺高額的管理費,欠款越滾越大。據了解,目前有不少仲介逾期金額高達百萬元,但是平臺與這些風險産生隔離。

  借貸寶App上的賺利差功能也吸引了眾多資金仲介入場。借貸寶官網宣傳顯示,賺利差功能是借貸寶獨創。雖然借貸寶聲稱年利率不超過24%,但是一些放高利貸的人利用借貸寶平臺,在私下和借款人商量好利率條件,然後加為借貸寶好友,在借款人挂單後,放款人接單,最終産生疊加利率。

  王一(化名)是一名資金仲介,她向北京商報記者講述道,“去年10月底,她通過網絡認識了一個仲介,這個仲介介紹了一個放款人給她,告訴她註冊了借貸寶以後可以向那個人借錢。當時借了5000元,通過線上挂單支付24%的年化利率,線下再返借款人利息,當時利息是10天500元,算下來,日息1%。之後王一通過借款再去放貸的方式賺利差。不過,之後這些放款人的利息更高,日息4%,有些甚至還要押金。最開始她也把借來的資金放出去了一部分,但由於借出去的資金還款不及時,資金鏈斷裂。“當時我借了1萬元,5天的利息為2000元,到了第5天,我需要還1萬元給借款人,但我借出去的錢沒有收回來,導致又得去借第二筆,這樣惡性循環下來,加上利息和逾期管理費目前需要還147萬元。”王一説道。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