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網絡支付安全驗證 央行將從嚴處罰違規

2016-07-12 10:02:32|來源:財新網|編輯:許煬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銀行卡使用安全面臨新的挑戰。為進一步加強銀行卡信息的安全管理,提升支付風險防控能力,近日央行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從加強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角度,重申了對支付敏感信息的安全防護,要求升級銀行卡支付的交易驗證強度和安全防護手段,採取措施加強支付敏感信息內控管理。並要求各商業銀行、支付機構在 2016年9月1日前,對2011年央行下發的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有關規定的落實情況開展自查,並上報央行。

  對業內影響最大、也最受網絡支付機構關注的,是《通知》要求網絡支付機構和銀行合作的快捷支付業務如何落實監管要求。《通知》要求,自2016年11月1日起,各商業銀行在基於銀行卡與商業機構支付機構建立關聯聯繫時,需要多重身份驗證,並給出三種具體的指導方式。基本原則仍是“快捷支付由銀行驗證、實名開戶多個外部渠道驗證”。

  其實,前述多重身份驗證這一監管要求在此前監管部門下發的“10號文”、 規範非銀行支付機構的“43號文”(即去年底央行發佈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都已多次明確要求。由於快捷支付沒有驗證銀行卡密碼,並不需要U盾、口令或網銀,安全隱患較大,近年因此造成的網絡支付糾紛快速上升。

  目前,“43號文”已自 2016 年7 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據財新記者了解,大多數支付機構尚未落實前述快捷支付的相關監管要求。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通知》亦強調對違規支付行為從嚴處罰。《通知》要求嚴格落實各項銀行卡支付的有關規定,加大督察處罰力度。對於違規行為將從嚴處罰,對於違規情節嚴重的支付機構,還將按照有關規定調低分類評級機制,直至登出《支付業務許可證》。

  全面採用“令牌技術”

  在支付信息安全保障方面,除了重申以往的“嚴禁留存非本機構的支付敏感信息(包括銀行卡磁軌、晶片信息、卡片驗證碼、卡片有效期、卡密碼、網絡支付交易密碼等)、支付通道雙向加密”等,《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全面應用“支付標記化技術(Tokenization)”——自2016年12月1日起,使用支付標記化技術對銀行卡卡號、卡片驗證碼、支付機構支付賬戶等信息進行脫敏處理,並通過設置支付標記的交易次數、交易金額、有效期、支付渠道等域控屬性,從源頭控制信息洩露和欺詐交易風險。

  Tokenization也被稱為“令牌技術”,是國際先進支付技術之一,也是移動支付主要發展方向。2014年,國際支付技術標準組織(EMVCo)發佈了Tokenization的技術規範。近年,在國際支付市場,“令牌技術”開發和普及由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等國際卡組織逐步推動,從而實現了移動支付安全性與便利性的最佳結合。

  中國業內和消費者對於“令牌技術”的廣泛了解,始於Apple Pay今年2月的高調入華。此前去年12月,中國銀聯推出的新一代移動支付産品“雲閃付”也採用了“令牌技術”。

  和掃二維碼支付相比,“令牌技術”更安全和便捷,最大的優勢是個人信息保護。“令牌技術”是通過一個電子令牌把銀行卡賬號轉化一個虛擬賬號,由於手機存儲的是前述“虛擬賬號”信息,主卡信息不會泄漏,支付時不顯示真實卡號,有效保護持卡人隱私及支付敏感信息。一旦手機丟失,駭客拿到了這個電子令牌也沒有用,金融機構只需要給客戶重新分配一個電子令牌,不必重新發卡,大大降低成本,也使得移動支付更安全和便捷。

  另外,《通知》還重申了強化交易密碼保護機制和嚴格規範收單外包;並再次強調,對於重要支付技術應用、業務創新,至少項目上線之前30日向央行備案,提交項目實施方案、外部安全評估報告等書面材料。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