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正試點將互聯網金融納入金融業統計

2016-08-01 09:34:29|來源:騰訊財經|編輯:許煬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在政策紅利下迅速發展壯大,甚至形成倒逼傳統金融改革之勢,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體量已經不容忽視的互聯網金融,應該和傳統金融機構受到同樣的監管。同時,央行正在安徽、江西兩省試點,將互聯網金融等相關統計,納入金融業統計。

  7月30日,在第六屆上海新金融年會暨第三屆互聯網金融外灘峰會上,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成為熱議的話題。

  一位來自傳統金融機構的人士甚至吐槽:“同一業務,證券公司禁止去做,銀行機構有限制地去做,互聯網金融平臺卻可以放開手腳去做。”

  眾所週知,對於互聯網金融,監管層很早就定下了“創新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的基本原則。但在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看來,從互聯網金融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已經不光産生了經營風險,佔比更大的是道德風險,“這説明必須進行嚴格審慎的監管,而不是適度的監管。”他認為,良莠不齊會使得行業被破壞。

  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也補充道,從國外的監管經驗來看,不管是通過什麼渠道、手段,只要業務相同,監管方式、監管指標、監管要求應該一致。此外,他還建議,監管應該根據技術的發展而進行及時的調整。例如人臉識別技術、遠程開戶的技術,是否還需要工商執照、工商編號等等?

  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的代表,螞蟻金服副總裁黃浩坦承,在過去十年間,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比歐美更快一些,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中國的監管。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從平臺的角度而言,一是期望控制住系統性風險,二是清晰規則,打擊“偽和劣”的互聯網金融,去扶持那些真正為社會、民眾提供好福利的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長王信則認為,即便當前互聯網金融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正在進行專項整頓,還是應該強調,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能回到傳統的事前審批、行政審批模式,可採用登記、註冊方式,讓監管層掌握相關的信息。

  他透露,目前央行正在試點把互聯網金融相關統計納入到金融業的統計。此外,體量越來越大的互聯網金融,是否也應該作為系統性重要機構,在資本金、流動性上是否應有更高的要求,這些都還在探討之中。

  中國銀監會上海監管局局長廖岷提到,金融風險的管理有三個支柱:一是機構內部的管理,包括內控、內審等等;二是監管部門的審慎監管要求;三是市場紀律,包括行業協會、信息披露等,來自社會的監督和市場的檢驗。

  廖岷介紹,目前監管還在討論互聯網金融到底是信息仲介,還是信用仲介。如果是信用仲介,審慎監管所需的資本撥備、徵信、風險等指標都需要加上去,而純粹的信息仲介是否會跟信用仲介一樣的要求?“這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再考慮。”(周純 郭亦非)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