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首席戰略官陳歡:金融科技仍存在局限

2016-08-10 09:16:13|來源:中華工商時報|編輯:許煬

  第六屆上海新金融年會暨第三屆互聯網金融外灘峰會日前在上海拉開帷幕,宜信公司首席戰略官陳歡受邀出席“普惠金融2.0”主題論壇,與北大黃益平、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等行業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普惠金融發展及實踐。

  近一段時間以來,“金融科技”概念已經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在普惠金融的實踐中,“金融科技”也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前不久,宜信公司與哈佛商業評論聯合推出的《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技術驅動變革》報告中指出,“普惠金融的新實踐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知識圖譜等技術,實現了風險控制、信用管理、産品設計以及客戶體驗的全面提升。”

  “金融科技對普惠金融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要認清普惠金融與金融科技的三點關係”,在談及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關係時,陳歡特別強調。

  陳歡指出,“傳統的金融服務需要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等方式,但是通過科技的手段比如使用智慧設備移動終端,服務的可觸達率和覆蓋率得到了廣泛的提升,這是普惠金融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宜信普惠是早期商業實踐者,在業務發展中的難題之一就是解決融資難,即資金的可獲得性。“這個可獲得性除了大眾使用的觸達,還有機構方面的觸達。”陳歡指出,而風險評估是普惠金融構成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陳歡指出,傳統的方式對申請借款人無法做準確的信用評估與判斷,但是通過金融科技的手段、通過大數據的方式可以獲取客戶數字化的信息,比如個人情況、社交數據、過往交易記錄、過往使用行為等等,通過綜合分析做評估與判斷,使得以往沒有辦法服務的人群有機會獲得服務。

  “所以,從覆蓋性和可得性來説,金融科技對普惠金融可以有很大幫助。”陳歡説。不過,儘管在運用了金融科技等手段之後,普惠金融已經發生了一些積極的改變,但是,陳歡仍客觀指出,“對普通金融的發展來説,金融科技還是有一些局限性,會有‘數字鴻溝’。”陳歡繼而從三個方面表述了其存在的局限性。

  第一,當我們很強調數字化的時候,其實也忽略了對數字設備存在使用不習慣的問題,所以,如果太關注利用數字化服務,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人會被忽略。

  第二,在做風險評估判斷的時候,如果過於強調數字化,獲取的數據可能並不能非常充分、全面的體現用戶全貌。

  第三,我們國家的整體金融普及教育與投資者教育相對來説並不完善,這種情況下,在數字金融、數字設備上也容易存在金融詐騙行為。

  不過,針對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的“數字鴻溝”現象,陳歡也開出了“藥方”。在這種現實條件下,不僅需要數字化科技手段,也需要一些傳統方式相結合、輔助。(記者 程武)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