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百萬”拆夥背後:王健林已瞅準互金這條道

2016-08-23 08:57:31|來源:時代週報|編輯:許煬

  638天,萬達商業(03699.HK)H股匆匆之旅,正進入謝幕倒計時。

  8月15日早晨,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飯店7樓會議室,萬達商業董事長丁本錫平靜宣佈:萬達商業H股退市計劃,獲臨時股東大會88%支持率高票通過。

  時代週報記者掌握的時間表顯示,萬達商業在H股的最後交易時間為9月13日。9月20日下午4時,它將在港交所正式除牌。

  下一站,去A股!左手萬達商業,右手萬達院線,王健林正衝刺擁有萬億市值的A股霸主之位。事實上,自2012年開始,王健林重心已從房地産轉向了資本,他進入了産業整合者角色。

  2016年,萬達商業將地産銷售收入任務從1640億元降至1000億元,這場-640億元的革命,是一個萬達顛覆萬達的歷程。王健林要再造一個萬達—一個基於O2O、大數據、金融工具的萬達。

  兩年前,王健林將最為時髦的O2O概念納入萬達商業上市平臺,“騰百萬”的牽手就是一次成功路演。這場“婚姻”在今年7月已經悄悄結束,但王健林自認為已經摸索出一條電商經營之路,瞅準的方向是互聯網金融。

  王健林在去年底給萬達電商打了80分,“經過了左衝右突,現在找到大家公認的解決方向。將來,萬達不是賣貨,也不是賣理財産品,我們主要賣錢”。王健林的理想正照進現實,萬達金融借款APP萬達貸已上線。

  28天后H股謝幕

  這單2016年全球最大私有化交易,不到一個月後,就將收尾。

  兜兜轉轉,王健林要重回A股,為萬達商業資本帝國展開新一輪的佈局。

  兩年前的聖誕前夕,萬達商業頂著近三年港交所最大IPO桂冠登場,王健林來香港敲鐘,眉飛色舞。馬蔚華、盧志強、張大中、胡葆森等30多位大佬都來給他撐場子。

  不盡如人意的股價和市盈率表現,讓萬達商業起初預判的3000億元市值高度,從未企及。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今年3月底,王健林憤然從H股離場,提出萬達商業私有化意見。

  按照今年5月公告的要約計劃,萬達商業私有化要約價為每股52.8港元,總計需要拿出344.5億港元,完成對萬達集團4.41%H股流通股的收購。

  王健林發出“找錢令”,並親自面談了多家境內外財團投資人。這些投資人背後站著中鐵、平安、工銀國際(工行跨境投資平臺)、保華香港(隸屬保利)、渤海産業基金、賽領國際投資基金等多重資本力量。

  套利空間大,在時代週報記者拿到的萬達商業私有化募資推介書中被列為第一大投資亮點。截至2015年底,萬達商業總資産6395億元,凈資産1800億元,所持有投資性房地産價值超過3000億元,比A股137家房地産公司的總和還多。

  時代週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券商人士預判,一旦順利回到A股,萬達商業將是A股大藍籌股中的佼佼者,市值規模將達到5000億-6000億元,與在港股被低估的情況截然不同。截至8月22日,萬達商業在H股的市值規模為2383.65億港元,市盈率為6.67,後者水準尚不足A股上市的萬科A的1/4,綠地控股的1/2。

  王健林為這些投資人提供了境內12%、境外10%的年回報,並簽下一紙對賭協議—如果從香港退市滿兩年,或2018年8月31日前(以孰晚為準)萬達商業未能在A股上市的話,萬達集團將回購全部股權。

  走傳統路線去IPO排隊,還是走捷徑借殼回歸A股?時代週報記者從萬達商業獲悉,“不排除採用各種可能的上市途徑”。

  去年9月,萬達商業就已構思A股IPO計劃,並已陸續提交了上市申請,發佈了招股説明書。時代週報記者從證監會披露的信息裏發現,萬達商業的IPO仍處於已受理狀態。

  萬達商業什麼時候能獲發審會放行?目前,這還是一個未知命題。

  A股IPO堰塞湖現象已達到歷史高位。截至今年7月28日,證監會受理IPO企業868家,其中已過會113家,未過會755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93家,中止審查企業62家。除了在審企業,還有數百家已進入上市輔導的企業,相當於IPO排隊企業的“後備軍”。

  就在這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萬達商業通過了另外一項決議,就是延長與A股發行計劃有關的股東批准的有效期。

  按照萬達商業多手準備的回A路徑,他們也在抉擇一個漂亮的殼資源。近來,紅星發展、新華都、上海九百、國中水務、泰達等多家公司都曾與萬達商業産生緋聞,但最終一一被擊破。

  和此前A股通行的“小而凈”的借殼標準不同,誰能裝下萬達商業幾千億級的資産體量?交給時間來回答。

  一場形婚的結束

  倘若成功,正往服務型企業轉型中的萬達商業,為A股市場帶來的行業估值重塑意義,不可小覷。

  去地産化,是萬達航母近年一次重新起航。王健林希望萬達商業輕資産化,更重要的收入來源是租金。在2014年底赴港上市時,這家公司就已有全新定位,要做“中國生活消費綜合性平臺提供者”。

  “如果是純地産公司上市,也就三五倍市盈率,賣不了好價錢,所以這個故事要包裝好。”今年6月,萬達集團前高級副總裁王貴亞在廣東省創業投資協會的一次活動上,首次向外界講述了過去兩年,他所經歷的萬達轉型和其背後的商業邏輯。

  他們為萬達商業構建的上市身份是全球最大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消費平臺提供商, “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外國人聽明白了,當時48港元發行價算比較高了,”王貴亞回憶説,“當時,我們跟騰訊、百度簽約搞了一個O2O公司叫‘騰百萬’,也是一個概念”。

  在萬達商業赴港上市的前4個月,萬達、騰訊、百度走到了一起。這個被稱為“騰百萬”的組合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協議,並成立合資公司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飛凡”)。

  在股權比例分配方面,萬達持股70%,騰訊和百度分別持股15%。彼時,三方宣告,計劃3年投資50億元,5年投資200億元,建立全球最大O2O電商公司。

  按照當時的藍圖,這三家巨頭將把各自會員打通,建立通用積分聯盟、大數據融合,以期將騰訊、百度的會員導流過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生態圈,讓線下廣場變得更智慧,而不僅僅是賣東西。按照市場解讀,他們三家將合力挑戰阿裡巴巴。

  馬雲不以為然。去年的中國綠公司年會上,馬雲調侃王健林稱,“我覺得你們(騰百萬)三家有點像湊攏班子,萬達需要改革轉型,我深刻理解。另外兩個兄弟覺得,反正不是我出錢,有人去搞阿裏,我很高興” 。

  馬雲的結語是,出於戰略防禦與抵制的任何結合都是烏合之眾。不料一語成讖。

  一直以來,飛凡的會員只能用手機號註冊,騰訊和百度的協同效應並未展現。王健林就曾對媒體抱怨:萬達電商的項目進展並不順利,名義上的合夥人騰訊和百度除了提供一些技術支持之外,並不能為萬達電商提供其他方面的幫助。

  與兩年前“成親”時的轟轟烈烈不同,如今,騰百萬的散夥無聲無息。

  新飛凡的工商登記信息顯示,今年7月7日,該公司投資人(股權)一項,已由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産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王健林,變更為上海萬達網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同一天,企業類型也從“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此外,該公司董事備案由王思聰(王健林之子)、曲德君(萬達金融集團總裁)、向海龍(百度高級副總裁)、吳宵光(曾任騰訊高管)、丁本錫(萬達集團總裁)、王貴亞(萬達集團前高級副總裁)和Dong Williamce(董策,曾任萬達電商CEO)變為曲德君、王思聰和李進嶺(現任萬達電商CEO)3人。

  “從一開始就是一場形婚,三家公司走到今天,一別兩散,各自安好,真的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萬達集團內部人士李卓(化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如果用一場離別來開始萬達電商的一段新旅程,是值得高興的事。

  新飛凡在8月初的一份聲明,言明瞭一切,“由於綜合因素影響,三方並未實現投資性合作,新飛凡是完全由萬達出資,騰訊和百度並未實際投入任何資金”。

  博弈互聯網金融

  王健林的電商情結由來已久。在第四次轉型大戲中,電商與旅遊、文化、金融並列,成為萬達新四大支柱産業。

  互聯網顛覆傳統産業,帶給王健林意外的發現:萬達廣場天然就是一個巨大商業平臺和入口。別人無法企及的線下流量,正是萬達電商的核心。一旦萬達打通自我生態圈中的線上、線下能量,則能釋放反向顛覆互聯網巨頭的價值。

  O2O並不新鮮,難點在於怎樣做成萬達風格的O2O?

  2012年5月,萬達電商開始組建,200萬元年薪招聘電商CEO的消息轟動一時。隨後上位的是龔義濤,他曾任Google總部電子商務技術部經理、阿裡巴巴國際交易技術資深總監。當年12月,一併而來的還有阿裡巴巴、谷歌的一批高管。

  他們花了六個月時間來做同一件事—探討萬達電商的基本模式。電商是不是網購?這是當時萬達高層與電商團隊的分歧所在,也為龔義濤日後的離職埋下伏筆。

  據時代週報記者了解,龔義濤在職2年內,完成了萬達電商從0到1的過程:推出“萬匯網”,定位為萬達廣場的O2O智慧電子商務平臺,要搞萬達會員卡。但很快,“萬匯網”就被批格局太小,功能嚴重依賴萬達原有業務,難成大器。

  董策時代隨即到來。董策原是奢侈品電商佳品網的COO,一度負責過東方園林旗下電子商務平臺苗聯網的籌備工作。他到萬達電商後另起爐灶,棄用“萬匯網”,轉而推出面向商戶的飛凡平臺和面向消費者的飛凡APP。

  去年6月3日晚,董策突然提交了離職信,他的正式任期不滿一年。近8個月的空缺後,直到2016年2月,原芒果網CEO李進嶺填補了職位空白,出任萬達電商飛凡網新一任CEO。

  有媒體披露,萬達電商團隊的流失率一直非常大,近兩年來,其中高層的離職率超過50%。

  文化相容難題,是這些CEO們難當差的一大原因。萬達龐大産業的母體是商業地産。標準化、規模化、執行力、流程式控制制,都是萬達商業地産成功的原因,繼而轉化成萬達集團文化,問題就來了。

  龔義濤曾吐槽:“在萬達,通常先是用PPT的模式向領導請示彙報,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領導批准才能做,我們互聯網企業出身的人沒有這個習慣,我們的思維是發散型—想到哪就説到哪。”

  王健林的硬派作風也是盡人皆知,他篤信的一條用人原則就是“不行就換”。他曾提出,萬達電商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如果一兩次完不成目標,就要調整思路;連續完不成,就要調整人。

  如今,萬達電商走到了一個新方向:互聯網金融。

  按照王健林的設想,萬達線上線下資源的融合佈局,將主要聚焦于兩方面,第一是增加線下消費者的體驗感和黏性,第二是摸索出互聯網金融的大方向。

  “這些體驗感的智慧産品都是在燒錢,找不到盈利模式。再好的技術、再好的産品,如果不盈利,是無法長久生存的,商業不能光靠講故事。”王健林稱,經過兩年多時間磨合後,他們形成共識,把網絡平臺發展方向鎖定在做互聯網金融。

  這一設想在去年已開始漸漸顯示出具體輪廓——萬達電商被劃歸到萬達金融集團體系,新飛凡的存在不局限于提供一般購物中心APP所能提供的基本服務,而是成為一個獲取全國用戶和商家大數據的渠道。

  王健林的算盤是這樣打的:預計2020年,萬達將匯集全國5000個以上大型商業中心、200萬商家、7億-8億人消費數據。這些海量數據將建立起強大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數字化應用能力,就會産生價值,成為萬達開展徵信、信貸業務的基礎。

  據時代週報記者了解,萬達金融在先後收購快錢、海鼎來打通線上支付渠道後,還拿到了小額貸款牌照。去年8月,上海金融辦正式批復了同意在浦東新區設立萬達小貸的復函。此舉意味著萬達金融拿到了小貸牌照的通行證。

  今年1月,萬達小貸在上海自貿區完成註冊,並在7月推出了萬達貸産品。目前,萬達貸在萬達自有體系內放款,而新飛凡掌握的大數據可以為放貸提供徵信。

  有了這層含義,似乎可以理解騰訊、百度為什麼要退出“騰百萬”。騰訊、百度早已佈局互聯網金融,並在此領域展開激烈搏鬥。他們何苦要培養萬達這樣一個未來的競爭對手?

  接下來,萬達將繼續電商領域的獨角戲戲碼。王健林正等著他的團隊儘快交出一份具有説服力的轉型成果。(記者 劉娟)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