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投的分站經營難題
曾經高調投放形象廣告的北京人人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人投”)最近遇到了麻煩:這個國內第一家實體店舖私募股權融資平臺前人人投西南站分站CEO高鋒被曝在微博發炫富圖,稱“投資人傻”,雖然人人投方面隨後澄清不屬實,但卻陷入了與這位CEO的互撕中。事實上,由於採用自負盈虧的加盟模式,人人投的風控一直備受質疑,而在八成分站不盈利的情況下,人人投月初宣佈將平臺定位從實體眾籌向“大眾消費類股權眾籌平臺”轉型,究竟其中的問題是什麼?人人投的算盤又是什麼?
與分站CEO互撕
日前,一個名為 “鐵虎高鋒tony”的微博用戶發佈了關於人人投西南站CEO高鋒卷錢跑路南非,且發微博炫富,稱“投資者人傻”。微博發佈後,引發了外界廣泛關注,關於人人投對於分站管控不嚴的質疑聲不斷。
對此,人人投方面發佈公告稱,該文章內所提及的微博,涉嫌冒充人人投重慶分站前員工並蓄意抹黑公司。人人投已于2015年與高鋒全面解除了合作關係。北京商報記者昨日也聯繫到了高鋒本人,高鋒表示,他和人人投于去年解約,微博的內容為競爭對手抹黑他的行為,而且該微博號也並非他本人。記者注意到,原來發佈高鋒照片的微博已經更名,而且此前發佈的微博已經全部刪除。
對於和人人投解約的原因,高鋒表示,主要因為人人投部分高管排擠他。不過,人人投方面則表示,與高鋒解約的原因在於,高鋒被投訴存在著多項違規行為。例如,據投資者投訴,其存在著未經過人人投同意,自行招募分站並且收取高額的加盟費,以及拖欠員工工資等行為。另外,高鋒存在著以人人投為名義在線下操作項目融資,濫收項目方費用的現象。
另外對於線下募集資金的指責,高鋒直言不諱地説道,“我確實通過線下募集了很多項目,因為人人投對於項目審核很嚴格,很多項目成功融資的比例不到1%,我不忍心這些好的項目流産,因此幫著做了幾個線下融資,規模有幾千萬元。但我不會向投資人承諾收益,錢也不會經過我的手裏,公司會派一個財務直接將資金打到項目方”。他還表示,“我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線下融資,並將事實告訴了我的投資人,並非冒充人人投名義”。
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李子川表示,分站線下操作項目融資、自行招募分站的行為也屬於欺詐的一種,平臺方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自負盈虧的分站
“高鋒事件”只是揭開了人人投分站管理模式的冰山一角,由於這一分站模式引發的糾紛並非個例。
在今年7月29日,人人投在其官網發佈的《警惕不法人員以人人投名義展開的違法行為》公告中稱,從重慶市渝北法院處獲悉,在一起借款合同糾紛案中,自稱人人投重慶分站的毛某涉嫌強佔抵押房屋、妨礙房屋交付,目前已被當地法院強制遷出。據調查,毛某及同夥常以人人投重慶分站、盛之成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等名義實施強佔房屋、阻礙交付、恐嚇威脅等活動。在今年8月1日,《敬請投資者警惕線下融資風險》公告中提到,個別曾與人人投合作過的項目方,正在採取線下方式進行眾籌融資,並向人人投平臺投資者頻繁推送廣告,給投資者帶來很大困擾。
事實上,人人投頻現的原分站人員冒充、線下融資等事件與其分站模式不無關係。人人投與重慶分站的《解約函》顯示,人人投與高鋒解除合同的原因包括多次接到投資人投訴説融後工作無人管理;以人人投的名義在線下操作項目融資、濫收項目費用等事宜;沒有經過人人投同意自行招募分站並收取高額加盟費;拖欠員工工資致使重慶市場一直處於擱置狀態。
主打分站加盟模式的人人投,對於分站如何進行管理?分站的生存狀況又是怎樣?對此,人人投相關負責人表示,分站的盈利來源包含佣金和多種收益。人人投會定期進行分站實地考察,如發現違規行為,會根據管理規則和合作協議進行處理。人人投的眾籌項目均為線上融資,如果出現類似于線下融資、自行招募等情形,會按照與分站簽署的合作協議進行妥善處理,必要時採取法律手段。
北京商報記者從人人投客服人員處了解到,想要成為人人投分站,需要有一定的項目資源和資金,加盟費15萬元加上保證金40萬元,盈利收入是融資金額的2.5%。客服人員稱,對分站人員沒什麼要求,公司總部除了可以提供培訓,沒有別的幫助,完全靠自己去拿項目。當記者問到是否對分站有約束時,該客服人士表示,並沒有太多約束。
據了解,人人投分站實際上相當於自負盈虧。在這種模式下,分站極易引發線下融資、自行招募等行為。投壺網CEO趙妍昱表示,關於眾籌平臺以加盟模式開展業務的方式並不看好。在她看來,利用品牌影響力而開展分站加盟性質的業務模式,背離了互聯網平臺發展初衷,加盟模式無法精準識別各加盟機構的真實業務情況與水準,也就無法識別局部風險。這種加盟模式無非是品牌持有人以線下模式發展業務的個體思路,不屬於互聯網商業業態趨勢,無法評論其是否長遠可期。
加盟模式註定風險難控
對於備受爭議的分站模式,業界也呼籲早日出臺監管細則進行整治。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全國正在實施的互聯網金融領域專項整治活動對於股權眾籌平臺設定了幾條紅線:不得發佈虛假標的、不得自籌、不得“明股實債”或變相亂募集資金,應強化對融資者、股權眾籌平臺的信息披露義務和股東權益保護要求,不得進行虛假陳述和誤導性宣傳。不過,對於分站模式暫時並未涉及。
趙妍昱表示,由於目前眾籌行業均未明文出臺相關的行業監管規範與政策,所以難以確認其分站模式的責任劃歸問題。盈燦諮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認為,平臺方面如果無法對分站人員進行有效的管控,那麼是存在一定責任的,但由於眾籌行業目前監管缺失,國內監管層並沒有出臺眾籌相關的具體監管政策,所以平臺是否存在法律責任可能還需等待相關的法律和政策出臺。李子川表示,眾籌線下門店或者分站,包括自身直營或者授權的第三方,所有分站佈局、保證金收入、業務開展情況在及時向當地監管部門報備的前提下,可以嘗試性地進行項目開發、路演,但以電子渠道外的物理場所為主的募資行為應予以完全制止,安全性不易保證,也與監管方向相違背。
調整定位背後的算盤
官網資料顯示,截至昨日,人人投累計眾籌資金8.07億元,成功眾籌項目325個。在李子川看來,人人投在股權眾籌領域排名前三。雖然人人投方面表示,目前人人投平臺項目融資成功率超過90%,但張葉霞認為,項目融資成功並不代表項目成功。
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經濟低迷,實體店舖項目並不好做,這也導致靠募集項目盈利的分站經營情況不佳。高鋒透露,人人投有200多個分站,其中80%的分站都沒有實現盈利。另外,由於項目失敗導致投資者維權風波不斷。
頗具玩味的是,人人投近期卻突然宣佈轉型,進行定位調整,並稱調整後的模式和之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人人投在今年9月初發佈公告稱,人人投將由實體眾籌向“大消費類股權眾籌平臺”進行調整。人人投相關負責人解釋稱,人人投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大消費類”領域,定位的調整主要基於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新的定位更為精準,模式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有分析人士認為,可能為了模糊眾籌項目的性質與類別,規避風險。趙妍昱認為,所謂“實體眾籌”,首先明確了標的物是實體店舖或機構,是具有法人資質和工商營業許可的實際存在的經營機構,這樣的界定利於用戶與平臺間的權責利劃分,但隨著這方面糾紛的不斷出現,包括近期人人投曝出的《人人投被投資者起訴 30%年回報率未兌現》一事中,關於眾籌實體經營門店所涉及的不動産産權糾紛一事可見,此類眾籌也暗含許多風險。若為更好地保全平臺方利益,實體眾籌改為更時髦的熱詞“大消費類股權眾籌”,不僅更模糊了眾籌項目的性質與類別,同時也可能將眾籌所涉及的項目權益做出改變,這方面變化,應當引起參與項目的用戶注意和確認。至於監管方面,正因為監管的利劍還未出鞘,所以才難以明確定性是否存在監管方面的障礙。
張葉霞認為,從目前來看,人人投的項目仍是實體店舖的非公開股權融資項目。實體店舖眾籌模式的主要風險可能有平臺前期審核和投後管理機制不完善,實體店舖的回報週期較長、分紅不穩定,甚至會出現店舖持續虧損,投資人血本無歸的情況。實體店舖股權眾籌主要是對身邊的吃喝玩樂等實體店舖項目進行投資,前景還是一片明朗的,但平臺是否有嚴格的項目審核及準入制度、完善的投後管理機制,成為實體店舖眾籌平臺能否長久發展的重要因素。(記者 岳品瑜 劉雙霞/文 賈叢叢/製表)